[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系统的贷中监控预警等级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9468.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1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娟;龙泳先;何侃;廖博帆;徐撼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知图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密云区鼓楼东大街3号山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系统 监控 预警 等级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系统的贷中监控预警等级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客户信息数据;根据所述客户信息数据,通过预设的软件系统获取客户的手机APP行为数据;将所述手机APP行为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所述客户的数据变量;将所述数据变量通过逻辑回归算法进行建模,得到逻辑回归模型;根据所述逻辑回归模型,确定客户的违约概率,并将所述违约概率转换为预警等级评分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分别提高信贷机构、客户和供应商三方面的竞争力,消除消费者数据安全隐患;完美保护数据源永久性拥有其核心竞争力,帮助信贷机构获得一个高精准度、高覆盖的风险评级贷中监控预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贷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软件系统的贷中监控预警等级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贷中管理制度下,个贷方和经营银行的管理职责是不对称的。完善的贷后管理系统可以确定不同级别的贷后管理内容,不同级别的贷后管理内容可以赋予经理不同的管理职责。目前,在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的多层次管理体系中,虽然管理银行的职能得到了加强,但相关的贷后管理部门(个贷、信贷和风险资产管理部门)的职务分工和相应职责尚不明确。例如,个人信用风险经理的职位设置和管理滞后,无法与相应的客户经理形成相应的职位约束;部门间监控的主要负责人不明确,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良好的管理协同作用导致相应的贷后管理内容无法与贷后管理职责“一一对应”,从而使贷后管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
贷中管理的目的与相应的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对称。贷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信贷风险,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它客观上需要一种风险预警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够快速地进行揭示和响应。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行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只设置了比较粗略的预警信号,只是列出了个人收入、个人投资负债、违法记录、抵押及抵押品流动变现性等指标。基层行对个贷开展的贷后风险预警管理中,常常面临着预警信号和管理指标的选择困境。因此,常常出现难以及时发现并主动掌握,最终迅速处理信用风险的情况。
贷中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是信用管理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售后经理所获得的回报是不对称的。个人信贷业务与公司信贷业务之间的显著区别是时间跨度长(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借款时间为20-30年),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敞口滞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逐渐增加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个人信贷业务涉及千家万户,人均管户量特别大。这就使得个人信贷业务管理存在巨大的难度,同时价值也巨大。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贷后管理激励机制,贷后管理人员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不足。
贷中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求,以及银行信贷管理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建设的不对称性。例如,在CMS系统中,无法查询个人贷款利息记录,因而相应的结构分析功能尚不可用。由于权限的设置,基层管理银行无法查询同一借款人在整个系统中是否还有其他借款行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个人贷款的贷后管理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信贷团队的建设相对落后,人员的配备和素质的培养尚不能满足贷后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软件系统的贷中监控预警等级生成方法,用以解决贷后管理部门的职务分工和相应职责尚不明确,个贷开展的贷后风险预警管理中,常常面临着预警信号和管理指标的选择困境的情况。个人信贷业务涉及千家万户,人均管户量特别大。这就使得个人信贷业务管理存在巨大的难度。基层银行信贷团队的建设相对落后,人员的配备和素质的培养尚不能满足贷后管理的要求。
一种基于软件系统的贷中监控预警等级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客户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客户信息数据,通过预设的软件系统获取客户的手机APP行为数据;
将所述手机APP行为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所述客户的数据变量;
将所述数据变量通过逻辑回归算法进行建模,得到逻辑回归模型;
根据所述逻辑回归模型,确定客户的违约概率,并将所述违约概率转换为预警等级评分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知图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睿知图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