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归还增比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833.5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光;宋孟楠;苏绥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乔东峰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归还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归还增比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用户特征数据,所述历史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评分数据、社交关系数据、履约数据、归还能力数据和资源归还增比数据;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所述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用户评分指标值、履约意愿指标值、社交价值指标值和资源归还能力指标值;根据所述用户参数指标值确定资源归还增比。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利率定价,由此,提高了用户的动支率,提升了转化率;还有效预测评估用户的逾期风险,以使金融平台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归还增比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中,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参与方之前进行资源的交换。这里所称的资源是指任何可被利用的物质、信息、金钱、时间等。信息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和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包括各个领域中的各种专用数据。资源的流转通常伴随着资源信息的流转,资源的流转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资源的增长和减少,由此产生资源的增比。例如,当数据资源或计算资源从第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另一方在归还数据资源或计算时,可能需要计算应归还的数据资源或计算资源的增量。
在金融领域中,对于金融资源的使用亦是如此,资源归还增比通常以利率的形式表现。各大银行或其他金融平台授信通过大量用户,授信本身不会产生收益,只有用户在授信后产生动支行为,才会产生经济收益。因此,无论是各大银行还是第三方金融平台,都需要促进注册用户或授信用户的动支率。
目前,各大银行和金融平台通过提高信用额度来促进用户的资源请求行为,提高用户的动支次数,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用户金融资源分配后的风险管理较为简单,都是被动式地获取用户是否逾期未还的结果,并在确定出用户逾期后再进行后续的催收或者理赔处理。然而,当用户出现逾期未还的情况时,首先增加了用户风险概率,对金融机构和银行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风险。
然而,例如各大银行的资金管理、理财类等的金融产品,通常会根据个人信用和资产情况而制定不同资源分配额度,每个人的信用值、还款能力、违约风险都是不一样的,显然,对于优质用户和非优质用户都使用差别不大的利率定价是不合理的。而国内的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会针对部分在本平台信用良好的用户进行促销型利率优惠活动(例如手续费5折等活动),但在针对用户资质实现差别化的利率定价还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精准的资源归还增比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归还增比确定方法,用于确定所分配的资源在归还时的增长比例,包括:获取历史用户特征数据,所述历史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评分数据、社交关系数据、履约数据、归还能力数据和资源归还增比数据;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所述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用户评分指标值、履约意愿指标值、社交价值指标值和资源归还能力指标值;根据所述用户参数指标值确定资源归还增比。
优选地,所述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构建基于XGBoost的履约意愿评估模型,使用该评估模型计算目标用户的履约意愿指标值,所述履约意愿指标值包括履约意愿率。
优选地,所述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通过Pagerank算法计算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对应用户节点的PR值,所述PR值作为用于评价用户违约概率的社交价值指标值。
优选地,所述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构建资源归还能力模型,使用该资源归还能力模型计算用户的资源归还能力指标值。
优选地,所述计算用户参数指标值包括:使用用户评分模型,计算目标用户的用户评分,所述用户评分用于评价用户归还资源的概率。
优选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指标值确定资源归还增比包括:将所计算的目标用户的用户评分、履约意愿指标值、社交价值指标值和资源归还能力指标值作为输入值,根据预定的资源归还增比策略,以确定资源归还增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