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地下焊接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16075.5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宏健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 地址: | 136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地下焊接仪,涉及管桩焊接技术领域,管桩地下焊接仪包括能够伸入管桩内的环状支架、沿环状支架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周向移动组件、升降机构、用于焊接待焊接位置的焊接结构和控制装置,各个周向移动组件均包括可移动设置在环状支架上的伸展件、设在伸展件上的伺服电机和滚轮,当伸展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伸展件将滚轮抵压在管桩内壁上,伺服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各个滚轮同步转动,环状支架沿管桩内壁周向移动;升降机构设在环状支架上端且用于带动环状支架升降,焊接结构可转动设置在环状支架下端,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第一动力源均可通信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从管桩内侧补焊,避免严重缺陷导致重新补桩,成本降低,工期缩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桩地下焊接仪。
背景技术
静压管桩施工过程是通过静压桩机将管桩压入地下,一般一根管桩长约7m,相邻管桩的接头处需要焊接,但由于管桩的内径较小,无法从管桩的内侧进行焊接,只能在管桩的外侧进行焊接之后再将管桩压入地下。
现有技术中,由于静压桩机的下压作用及工程地质的影响,管桩压入地下后,接头处易出现开裂或接口加宽的异常情况,故需要在施工后进行工程验收检测,低应变检测桩身的完整性,桩身完整性分为I类桩、II类桩、III类桩、IV类桩四种,I类桩指桩身完整,II类桩指桩身有轻微缺陷、且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指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IV类桩指桩身存在严重缺陷,其中桩身缺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出现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不良现象的统称。若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在接头处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即构成上述的III类桩、IV类桩,说明在管桩接头处出现严重缺陷,工程桩不能有效发挥功能,就只能重新补桩,这样一来,增加了成本,延长了工期。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从管桩的内侧焊接和补焊、管桩接头处出现严重缺陷只能重新补桩、增加成本和延长工期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地下焊接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从管桩的内侧焊接和补焊、管桩接头处出现严重缺陷只能重新补桩、增加成本和延长工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桩地下焊接仪,包括:
环状支架,能够伸入于管桩内;
多个周向移动组件,沿所述环状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所述周向移动组件均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环状支架上的伸展件、设置在所述伸展件上且用于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动力源以及滚轮,当所述伸展件相对所述环状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伸展件将所述滚轮抵压在所述管桩的内壁上,所述滚轮在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作用下转动,且各个所述滚轮同步转动、以使所述环状支架能够沿所述管桩内壁的周向移动;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环状支架的上端且用于带动所述环状支架和各个所述周向移动组件同步上升和下降;
焊接结构,用于焊接所述管桩内壁的待焊接位置,所述焊接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环状支架的下端;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焊接结构均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转动状态、所述环状支架的升降位置以及所述焊接结构的转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环状支架包括两个环形架、设置在两个所述环形架之间的多个竖直杆,各个所述竖直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两个环形架相连接,且所述竖直杆沿所述环形架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所述竖直杆上均设有所述周向移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宏健,未经郭宏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6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