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4783.5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天画图餐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A23L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火锅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菜籽油和山茶油,共计1000‑3000份,其中,山茶油占10‑50%;郫县豆瓣200‑500份;子弹头辣椒100‑300份;灯笼椒40‑60份;姜5‑15份;葱3‑8份;蒜3‑8份;花椒2‑4份;黑胡椒1‑3份;冰糖3‑8份;鸡精1‑3份;盐2‑4份;香料18‑47份,本发明提供的山茶油火锅底料麻辣鲜香、油而不腻,且营养丰富,容易吸收,相较于传统火锅底料来说优势突出;从制备工艺的角度来说,山茶油火锅底料的制作工艺简单,无需引入额外的设备,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现有的火锅底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古龙酸钠醪液制取古龙酸过程中使用的模拟移动床系统的树脂再生废液中山茶油火锅底料,通过该方法回收其中的盐酸,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种山茶油火锅底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菜籽油和山茶油,共计1000-3000份,其中,山茶油占10-50%;
郫县豆瓣200-500份;
子弹头辣椒100-300份;
灯笼椒40-60份;
姜5-15份;
葱3-8份;
蒜3-8份;
花椒2-4份;
黑胡椒1-3份;
冰糖3-8份;
鸡精1-3份;
盐2-4份;
香料18-47份。
优选地,所述香料具体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八角2-6份、三奈2-4份、桂皮1-3份、草果2-6份、丁香3-8份、豆蔻3-8份、小茴香3-8份、砂仁2-4份。
优选地,所述山茶油火锅底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菜籽油和山茶油,共计2000份,其中,山茶油占30%,即600份;
郫县豆瓣400份;
子弹头辣椒200份;
灯笼椒50份;
姜10份;
葱5份;
蒜5份;
花椒3份;
黑胡椒2份;
冰糖5份;
鸡精2份;
盐3份;
香料31份。
优选地,所述香料具体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八角4份、三奈3份、桂皮2份、草果4份、丁香5份、豆蔻5份、小茴香5份、砂仁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天画图餐饮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天画图餐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4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生产用自动罐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散热型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