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4637.2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丛佩超;张欣;刘俊杰;冯新杰;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B60B19/02;B60B33/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文信家 |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机器人 行走 装置 | ||
1.一种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包括底盘(1)、行走轮机构(2)、驱动机构(3)、万向轮(5)、万向轮升降机构(6),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行走轮机构(2)设有四个,安装于底盘(1)的四个角上;所述的传动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底盘(1)的左右两侧,每组传动装置包括两个传动机构(7)和传动主轴(32),两个传动机构(7)分别与该侧底盘(1)前后角的四个行走轮机构(2)连接,两个传动机构(7)之间通过传动主轴(32)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3)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底盘(1)上;每组驱动机构(3)分别与每组传动装置的任一传动机构(7)或传动主轴(32)连接,传递动力带动行走轮机构(2)完成底盘(1)的行走运动;
所述的万向轮(5)设有两个,分别经过万向轮升降机构(6)安装于底盘(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的中部,所述的万向轮升降机构(6)能够带动万向轮(5)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行走轮机构(2)包括轮轴(21)、轮毂(22)、轮片(23)、轮片伸缩机构(24);所述的轮毂(22)和轮片伸缩机构(24)分别安装在轮轴(21)上,所述的轮轴(21)分别与一组传动机构(7)连接,能够在传动机构(7)的带动下转动;
所述的轮毂(22)包括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轮辐(25),所述的轮片(23)为圆弧形片,对应设有4组,各组轮片(23)的一端铰接安装于轮辐(25)的末端;所述的轮片伸缩机构(24)分别与各组轮片(23)中部连接,所述的轮片伸缩机构(24)能够驱动轮片(23)绕其与轮辐(25)的铰接处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轮片伸缩机构(24)包括齿轮Ⅰ(241)、螺旋驱动盘(242)、伸缩套管(243)、滑块Ⅰ(244)、推杆(245)、滑块Ⅱ(246);所述的齿轮Ⅰ(241)、螺旋驱动盘(242)通过轴承套装于轮轴(21)上;所述的螺旋驱动盘(242)的背面与齿轮Ⅰ(241)固定连接,正面上设有螺旋形的滑道Ⅰ(247);所述的伸缩套管(243)沿轮轴(21)的径向设置,伸缩套管(243)与轮毂(22)固定连接,所述的伸缩套管(243)内设有滑块Ⅰ(244),所述的滑块Ⅰ(244)能够沿伸缩套管(243)滑动;所述的轮片(23)内侧面上设有对应其内弧面的滑道Ⅱ(248),所述的滑块Ⅱ(246)安装于滑道Ⅱ(248)内,能够沿滑道Ⅱ(248)滑动,所述的滑块Ⅰ(244)的末端与滑块Ⅱ(246)铰接;
所述的推杆(245)平行于伸缩套管(243)设置,推杆(245)的后侧面通过连接块与滑块Ⅰ(244)固定连接,推杆(245)的前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滑柱(249),所述的滑柱(249)的前端置于螺旋驱动盘(242)的滑道Ⅰ(247)内;
所述的齿轮Ⅰ(241)分别与一组传动机构(7)连接,经传动机构(7)传递驱动机构(3)动力转动,基于滑道Ⅰ(247)侧壁对滑柱(249)的支撑作用,从而使得推杆(245)沿伸缩套管(243)长度方向来回运动,进而带动滑块Ⅰ(244)沿伸缩套管(243)长度方向来回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46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