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4585.9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穆军;于清成;闫众;安浩俊;栾景燕;杨明亮;王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2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内圈 滚道 磨床 上下 装置 |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轴承内圈滚道的加工过程中上下料时间长,人工操作容易出现磕碰伤以及生产效率慢,不适合批量产品加工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上料道组件、下料道组件、上料机械手组件和下料机械手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基板的前侧,上料道组件和下料道组件均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机械手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基板的后侧,机械手驱动机构的两个输出轴均穿过安装基板设置,上料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驱动机构中的一个输出轴上,下料机械手组件安装在机械手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输出轴上,本发明主要用于轴承内圈加工滚道时的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因轴承套圈磨加工包括有内径、外径、端面及滚道加工等,不同的加工工序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以及上下料方法,在轴承内圈滚道的加工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操作进行上下料操作,轴承内圈滚道的加工过程也较为快捷,仅是依靠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第一是长时间工作时,上下料速度无法保证,其次,通过人工长期进行此项工作,操作者的疲劳度和专注度都会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生产事故,最后,人工的上下料速度无法准确与滚道加工机床配合,每次换料时都需要进行机器的起停,极大的影响了加工效率,因此研发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可以实现轴承内圈滚道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轴承内圈滚道的加工过程中上下料时间长,人工操作容易出现磕碰伤以及生产效率慢,不适合批量产品加工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基板、上料道组件、下料道组件、上料机械手组件、下料机械手组件和机械手驱动机构;
所述上料道组件、下料道组件、上料机械手组件和下料机械手组件均设置在安装基板的前侧,上料道组件和下料道组件均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机械手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基板的后侧,机械手驱动机构的两个输出轴均穿过安装基板设置,上料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驱动机构中的一个输出轴上,下料机械手组件安装在机械手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道组件包括料道侧板、料道底板、调整块、调整弯板和调整压板;
所述料道底板安装在安装基板的上部,料道侧板设置在料道底板的上方,且料道侧板与料道底板拆卸连接,料道侧板与安装基板之间设有间隙,调整压板设置在料道侧板的一端,调整弯板设置在调整压板远离料道侧板的一侧,且调整弯板与调整压板固定连接,调整弯板与安装基板拆卸连接,调整块设置在调整弯板的下端,且调整块与安装基板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料道底板通过两个T型槽块和两个T型块安装在安装基板的上部,每个T型块的一端与料道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T型块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基板并设置在一个T型槽块中,且每个T型块与一个T型槽块配合设置,每个T型槽块与安装基板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道组件包括挡料机构、接料底板、一号连接板、调整侧板和二号连接板;
所述接料底板设置在安装基板的前侧边缘处,调整侧板设置在接料底板上,且接料底板与调整侧板拆卸连接,调整侧板与安装基板之间设有间隙,二号连接板设置在安装基板的后侧边缘处,且二号连接板与安装基板对应设置,二号连接板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一号连接板设置在二号连接板与接料底板之间,且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固定连接,一号连接板与接料底板拆卸连接,挡料机构设置在接料底板的一侧,且挡料机构与安装基板的前侧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机构包括两个挡料快和两个调整角铁,所述两个调整角铁相对设置,且每个调整角铁与安装基板的前侧拆卸连接,每个调整角铁的相对侧上设有一个挡料快,且两个挡料快相对设置,每个挡料快与调整角铁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4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节能监控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