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0749.0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巍巍;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P27/06;G01R31/34;G01R31/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 装置 | ||
一种电机控制装置,适于通过H桥驱动并联的多个电机,其包括:H桥,包括设置于第一高电位节点和第一低电位节点之间的并联的两个半桥,多个电机设置于两个半桥的中点之间;H桥控制模块,用于通过H桥的四个开关来控制对多个电机的电流馈给及多个电机的旋转方向;以及故障诊断模块,用于基于多个电机经未能使其转动的脉冲电压激励时对应的激励电流及经激励后多个电机所产生的释放电流来确定多个电机是否存在开路故障。本发明的电机控制装置具有成本低、占用的电路板面积小,并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开路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尾门控制器是乘用车上的智能控制器,它可以驱动执行机构来控制车辆后背门或者行李箱盖的开闭,电动尾门开闭执行机构一般包含一根或者两根电动撑杆。
电动尾门控制器一般以半桥驱动电路来驱动电动撑杆内部的直流有刷电机,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撑杆机构往复运动来实现尾门的电动开闭。
目前的技术方案中,电动尾门控制器一般以三个半桥来驱动两个撑杆电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040159U所示。电动尾门控制器中除了驱动撑杆电机的半桥电路,电动尾门控制器还需要设置检测诊断电路以对开关管和电机的故障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在目前技术方案中,驱动两个撑杆电机需要三个半桥以及对应的半桥驱动电路和检测诊断电路,存在物料数量多,成本较高,占用的电路板面积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其具有成本低、占用的电路板面积小,并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开路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装置,适于通过H桥驱动并联的多个电机,其包括:所述H桥,包括设置于第一高电位节点和第一低电位节点之间的并联的两个半桥,所述多个电机设置于所述两个半桥的中点之间;H桥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H桥的四个开关来控制对所述多个电机的电流馈给及所述多个电机的旋转方向;以及故障诊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电机经未能使其转动的脉冲电压激励时对应的激励电流及经激励后所述多个电机所产生的释放电流来确定所述多个电机是否存在开路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电机控制装置仅需要两个半桥即可实现对多个并联电机的驱动,并且能够实现对多个并联电机的开路故障进行检测。这有效地降低了物料成本和占用的电路板面积。另外,本发明的电机控制装置还能够实现对H桥的短路故障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发明。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发明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发明,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电机控制装置10包括H桥11、H桥控制模块12和故障诊断模块13。电机控制装置10适于通过H桥11驱动并联的多个电机,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可以理解,电机控制装置10通过H桥11驱动的并联的多个电机的个数可以根据其的具体应用场合而定,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研发(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研发(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