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9967.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超;赵永;赵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德超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4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结网 式散点内振球 | ||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振球体(1),所述内振球体(1)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崩解振捣球(5),所述内振球体(1)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水崩解振捣球(5)相对应的进水孔(2),所述水崩解振捣球(5)远离进水孔(2)一端连接有不动磁铁(6),所述不动磁铁(6)上连接有自硬化结网传振棒(3),且自硬化结网传振棒(3)贯穿水崩解振捣球(5)并延伸至进水孔(2)外侧,所述自硬化结网传振棒(3)远离不动磁铁(6)一端连接有与不动磁铁(6)磁性排斥的双磁网点球(4),所述内振球体(1)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多组与水崩解振捣球(5)连接的逸汽孔(7),且每组逸汽孔(7)环形阵列分布于进水孔(2)周向,所述逸汽孔(7)靠近水崩解振捣球(5)的端口处连接有防水透气膜(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崩解振捣球(5)外侧包裹有膨胀套(10),且膨胀套(10)与内振球体(1)内壁连接,所述膨胀套(10)左右两端均镶嵌多块均匀分布的阻水紧固片(11),且阻水紧固片(11)延伸至水崩解振捣球(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左右两端的所述阻水紧固片(11)在水崩解振捣球(5)内交错分布,且阻水紧固片(11)均延伸过水崩解振捣球(5)的中心线,所述自硬化结网传振棒(3)在水崩解振捣球(5)内绕阻水紧固片(11)盘旋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硬化结网传振棒(3)包括相互连接的自直基棒(31)和自硬化延伸棒(32),所述自直基棒(31)位于水崩解振捣球(5)外侧并延伸出进水孔(2)外侧,所述自硬化延伸棒(32)镶嵌于水崩解振捣球(5)内并延伸至不动磁铁(6)与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硬化延伸棒(32)包括多块转折块(321)和连接于转折块(321)之间的隔离膜卷(322),所述隔离膜卷(322)内设有拉裂管(323),且拉裂管(323)两端分别与两块转折块(321)连接,所述拉裂管(323)内填充有内硬化反应物(324),所述拉裂管(323)与隔离膜卷(322)之间填充有外硬化反应物(3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硬化反应物(324)和外硬化反应物(325)采用接触后快速反应硬化的两种材料,所述转折块(3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离膜卷(32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拉裂管(323)采用脆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磁网点球(4)包括磁驱半球(41)和连接半球(43),所述磁驱半球(41)和连接半球(43)之间连接有隔磁板(42),所述连接半球(43)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结网触发筒(12),所述连接半球(43)内镶嵌连接有多个与结网触发筒(12)相匹配的含胶球囊(13),所述连接半球(43)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含胶球囊(13)连接的出胶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网触发筒(12)内滑动连接有摩擦球套(15),所述摩擦球套(15)内活动镶嵌有内动磁球(16),所述摩擦球套(15)远离结网触发筒(12)底壁一端连接有多根触发针(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球套(15)采用摩擦材料制成,所述触发针(9)呈放射状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用自结网式散点内振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振球体(1)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水崩解振捣球(5)采用泡腾崩解剂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德超,未经周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9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