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还原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9534.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岑可法;周俊虎;刘建忠;杨卫娟;王智化;张彦威;周志军;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5/02;C25B1/23;C25B1/50;C25B11/09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酞菁锰 修饰 牛角 状碳基 催化剂 制备 还原 co base sub | ||
1.一种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取23.3g溴化铵和1g三聚氰胺,加入30mL去离子水;超声处理1h后,搅拌24h;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00℃干燥8h,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坩埚中,移至马弗炉内;从室温升温到500℃后,恒温煅烧2h得到氮化碳;再将氮化碳放入管式炉并通入氮气,加热到600~800℃后,恒温热解2h;将热解产物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三次后,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
(3)取步骤(2)中得到的牛角状碳基催化剂0.6g,分散于2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处理30min,加入50~70 mg酞菁锰分子并且超声处理1h;在室温下搅拌24h,用乙醇离心清洗三次;然后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马弗炉升温时,控制加热速率为1.8℃/min;氮化碳放入管式炉后,控制加热速率为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烘箱中干燥温度为60℃,步骤(3)中真空烘箱中干燥温度为80℃。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1)取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10 mg、去离子水100μL、Nafion溶液200μL,超声处理混合均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涂刷在1cm2碳纸上,置于80℃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制得阴极电极;
(4.2)设置双电解槽的H型反应器,在一侧安装步骤(4.1)中制得的阴极电极,另一侧安装碳棒阳极电极;该双电解槽反应器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在中间用阳离子交换膜连接并隔开;以导线分别连接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形成外部电路;
(4.3)向双电解槽反应器的阳极腔中加入浓度为0.5 M的硫酸溶液,向阴极腔中加入浓度为0.5M的KHCO3溶液,将CO2通过微米曝气器导入阴极腔中进行电还原反应;
(4.4)电催化还原CO2反应过程中,每隔15min 取一次气体产物;反应4h后收集阴极腔中的液体产物,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气相和液相产物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中所述的Nafion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5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力输送分配式侧深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