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7123.4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雨磊;葛元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恒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4 | 分类号: | B24C3/14;B24C5/06;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进行 抛丸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将工件挂载在吊挂机构上,关闭箱门,启动抛丸物料循环单元,向各抛丸嘴供应抛丸物料,调节抛丸嘴上出口指向,使得出口处的物料流出指向与抛丸嘴的长度方向呈夹角布置且指向箱体内部工件待抛丸处理处,启动抛丸嘴,抛丸嘴上的离心部使得从出口流出的抛丸物料离心甩出对工件表面进行抛丸处理;
将工件挂载在吊挂机构上移至箱体内部工件待抛丸处理处,调节吊挂机构上下位置,使挂载的工件位于抛丸嘴出口处的物料流出指向处;
启动抛丸物料循环单元,固液混合的抛丸物料进入抛丸嘴后,使物料通过分离部进行固液分离,再分别从抛丸嘴上A1、B1出口流出;
抛丸嘴出口包括A1出口和B1出口,设置A1出口的物料流出指向与抛丸嘴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B1出口的物料流出指向与抛丸嘴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使固液分离的物料从A1、B1出口流出后最终物料在箱体内部工件待抛丸处理处相汇,对工件进行抛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离心部,离心部包括转动安装的环形的活动件,物料从A1、B1出口流出,通过转动活动件,使物料从A1、B1出口流出时产生离心力,最终物料射向箱体内部工件待抛丸处理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动件上设置有两变径段,抛丸物料固液分离后,使抛丸物料先进入活动件上两变径段,充斥两变径段第一层腔体,经转动离心后再从两变径段的管体侧壁上分别设置的A1出口和B1出口甩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活动件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离心板件,离心板件对应A1、B1出口布置,物料从A1、B1出口流出时,转动活动件,离心板件使物料更加分散,以便对工件充分抛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动件沿其长度方向与驱动齿轮滑动装配,抛丸单元沿箱体侧壁的厚度方向活动安装,当抛丸机加工不同尺寸的零件时,调整抛丸单元沿箱体侧壁厚度方向的安装位置,使A1、B1出口处的物料流出指向箱体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固液混合的物料以一定初速度进入抛丸嘴,在抛丸嘴上设置分离部,分离部包括呈倒吊状装配在抛丸嘴的管腔上侧的内壁上的凸鼓件和倒吊状装配在抛丸嘴的管腔上侧的内壁上的分隔件,分隔件分割A1、B1两出口,固液混合的物料经过凸鼓件时液体沿着凸鼓件表面流动,又因被分隔件阻挡,最终从靠近凸鼓件的A1出口流出;固体因惯性和重力继续前进从管腔底部通过分隔件,从远离凸鼓件的B1出口流出,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活动件远离箱体中心的一端上设置环形的齿轮,该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各个抛丸单元的驱动齿轮通过传动组件、同步驱动组件与一个动力源相连,启动该动力源,使各个抛丸单元的驱动齿轮同步转动,驱动活动件转动,抛丸嘴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恒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恒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1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阀口袋重力式装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抛丸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