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7041.X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身勇;肖三霞;陈峰;吴正宇;李钻水;许贤云;蒋孔林;李泽;张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支护 混凝土结构 | ||
1.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和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1)两外侧壁且将支架主体(1)夹持固定在深基坑(2)侧壁处的涂层板(3),靠近深基坑(2)侧壁一侧的涂层板(3)与深基坑(2)侧壁抵接;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依次竖直放置在深基坑(2)底部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连接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5)的第一横杆(7)和连接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的第二横杆(8),第一横杆(7)与第二横杆(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横杆(7)的上下两侧且位于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5)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V型支撑架(9)和第二V型支撑架(10),第二横杆(8)的上下两侧且位于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V型支撑架(11)和第四V型支撑架(12),进而对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和第三立柱(6)的位置进行支撑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支撑架(9)和第三V型支撑架(11)的拐角下表面分别与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的外壁抵接,第一螺栓(13)竖直穿过第一V型支撑架(9)的拐角插入第一横杆(7)内部,第二螺栓(14)竖直穿过第三V型支撑架(11)的拐角插入第二横杆(8)内部,分别将第一V型支撑架(9)和第三V型支撑架(11)对应固定在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上方;第二V型支撑架(10)和第四V型支撑架(12)的拐角下表面均与深基坑(2)地面抵接,两销钉(15)分别竖直穿过第二V型支撑架(10)与第四V型支撑架(12)的拐角插入深基坑(2)地面内部,分别将第二V型支撑架(10)、第四V型支撑架(12)固定在深基坑(2)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支撑架(9)的左、右两倾斜支撑面与第一横杆(7)之间和第三V型支撑架(11)的左、右两倾斜支撑面与第二横杆(8)之间均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支撑连接杆(28),每一支撑连接杆(28)的底部均连接有限位金属块(29),第一横杆(7)与第二横杆(8)上均分别设置有与限位金属块(29)相匹配的限位槽(30),限位槽(30)内设置有磁铁块(31),限位金属块(29)插入限位槽(30)并与其内部的磁铁块(31)磁性吸附连接,进而对第一V型支撑架(9)和第三V型支撑架(11)支撑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7)朝向第一立柱(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块(16),第一立柱(4)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16)相匹配的第一卡槽(17),一第三螺栓(18)从背向第一卡槽(17)的一侧横穿入第一立柱(4)、第一卡槽(17)并插入第一卡块(16)内部,将第一横杆(7)固定在第一立柱(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8)朝向第三立柱(6)的一端连接有第五卡块(25),第三立柱(6)上设置有与第五卡块(25)相匹配的第五卡槽(26),一第四螺栓(27)从背向第五卡槽(26)的一侧横穿入第三立柱(6)、第五卡槽(26)并插入第五卡块(25)内部,将第二横杆(8)固定在第三立柱(6)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8)朝向第二立柱(5)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卡块(19)、第三卡块(20),第二卡块(19)和第三卡块(20)的中线一致且第三卡块(20)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第二卡块(19)的长度和宽度;第二立柱(5)向内凹陷开设有与第二卡块(19)相匹配的第二卡槽(21);第一横杆(7)朝向第二立柱(5)的一端连接有第四卡块(22),第二立柱(5)上开设有与第四卡块(22)相匹配的第四卡槽(24),第四卡块(22)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三卡块(20)相匹配的第三卡槽(23),第三卡槽(23)与第二卡槽(2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0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生物质废弃物降解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