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6696.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江龙 |
主分类号: | E01C7/04 | 分类号: | E01C7/04;E01C19/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修复 工程 地面 土质 加固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该地面矿山土质加固作业方法采用如下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该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包括安装板、电机支板、转动连板、转动电机、滚压轮、下压机构和刮除机构;采用上述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对矿山地面土质的加固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矸石摊铺;S2、煤矸石摊匀;S3、安装板锁定;S4、煤矸石挤压;S5、滚压轮清理。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针对煤矸石进行滚压时存在的:由于煤矸石的块径不一,使得通过压路机对煤矸石路面进行滚压时无法对路面进行着重挤压,使得煤矸石路面的平整度较差、煤矸石内掺杂的粘土类杂物会粘附在压路机的滚轮上无法进行及时清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矿山地下的开采会使矿山的地面发生开裂、下沉等现象,从而矿山的地面需要经常进行加高或者修补;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矿山的地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成本较高,且由于地面的沉陷造成路面需要持续性进行修补。
针对矿区已发生沉降的地面多采用铺设煤矸石的方式对其进行加高修补,采用煤矸石进行路面施工时需要将路面铺设粘土层,之后将煤矸石均匀洒布在地面上,再通过压路机对煤矸石进行滚压密实,现有针对煤矸石进行滚压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由于煤矸石的块径不一,使得通过压路机对煤矸石路面进行滚压时无法对路面进行着重挤压,使得煤矸石路面的平整度较差;
2.煤矸石内掺杂的粘土类杂物会粘附在压路机的滚轮上无法进行及时清理,且粘附杂物的滚轮会对煤矸石路面的挤压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该地面矿山土质加固作业方法采用如下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该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包括安装板、电机支板、转动连板、转动电机、滚压轮、下压机构和刮除机构,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支板与转动连板,电机支板的下端内侧面上通过电机套与转动电机相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滚压轮的前端相连接,滚压轮的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连板的下端内侧面上,下压机构位于滚压轮的上方,下压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刮除机构位于滚压轮的右侧,刮除机构安装在安装板的右端底部上,本发明能够对矿山地面修复时铺设的煤矸石进行滚压,以便煤矸石能够处于密实的状态,首先通过安装板将本发明锁定在外部的移动车上,使得滚压轮的下端能够与地面铺设的煤矸石相接触,通过移动车的移动与转动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滚压轮对煤矸石进行滚压。
所述的滚压轮的中部前后均匀设置有垂直布置的下压槽,滚压轮的底部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下压槽的下端之间为联通状态,弧形槽内分布有挤压板,每个下压槽内均设置有一个传动板,传动板的下端均连接在挤压板的顶部上,具体工作时,通过下压机构向下压动传动板能够带动挤压板对地面上的煤矸石进行一定力度的挤压动作。
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板、下压弹柱、接触板、下压转轴、下压电机和凸轮,下压板位于滚压轮的正上方,下压板的顶部上前后均匀安装有下压弹柱,下压弹柱的位置与传动板的位置一一对应,下压弹柱的上端穿过安装板,接触板安装在下压弹柱的顶部上;
接触板的上方分布有下压转轴,下压转轴的前端通过联轴器与下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下压电机通过电机套安装在安装板的前端顶部上,下压转轴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的后端顶部上,具体工作时,下压机构能够对传动板的上方施加均匀向下的下压力,使得传动板能够带动挤压板竖直的向下移动,以便挤压板能够对煤矸石进行挤压动作,当滚压轮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作用下使得传动板的上端与下压板的位置相对应时,控制转动电机停止转动,通过下压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凸轮的凸起部位能够带动接触板向下移动,接触板通过下压板带动挤压板对煤矸石层进行挤压,从而增加煤矸石层的密实程度,当凸轮的凸起部位与接触板分离时,接触板在下压弹柱的回复力作用下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江龙,未经黄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液态金属的可控极化转换表面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智能单轨螺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