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6696.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江龙 |
主分类号: | E01C7/04 | 分类号: | E01C7/04;E01C19/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修复 工程 地面 土质 加固 作业 方法 | ||
1.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该地面矿山土质加固作业方法采用如下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该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包括安装板(1)、电机支板(2)、转动连板(3)、转动电机(4)、滚压轮(5)、下压机构(6)和刮除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1)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支板(2)与转动连板(3),电机支板(2)的下端内侧面上通过电机套与转动电机(4)相连接,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滚压轮(5)的前端相连接,滚压轮(5)的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连板(3)的下端内侧面上,下压机构(6)位于滚压轮(5)的上方,下压机构(6)安装在安装板(1)上,刮除机构(7)位于滚压轮(5)的右侧,刮除机构(7)安装在安装板(1)的右端底部上;其中:
所述的滚压轮(5)的中部前后均匀设置有垂直布置的下压槽(51),滚压轮(5)的底部上设置有弧形槽(52),弧形槽(52)与下压槽(51)的下端之间为联通状态,弧形槽(52)内分布有挤压板(53),每个下压槽(51)内均设置有一个传动板(54),传动板(54)的下端均连接在挤压板(53)的顶部上;
所述的下压机构(6)包括下压板(61)、下压弹柱(62)、接触板(63)、下压转轴(64)、下压电机(65)和凸轮(66),下压板(61)位于滚压轮(5)的正上方,下压板(61)的顶部上前后均匀安装有下压弹柱(62),下压弹柱(62)的位置与传动板(54)的位置一一对应,下压弹柱(62)的上端穿过安装板(1),接触板(63)安装在下压弹柱(62)的顶部上;
接触板(63)的上方分布有下压转轴(64),下压转轴(64)的前端通过联轴器与下压电机(65)的输出轴相连接,下压电机(65)通过电机套安装在安装板(1)的前端顶部上,下压转轴(64)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1)的后端顶部上;
采用上述矿山土质加固作业装置对矿山地面土质的加固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煤矸石摊铺:在路基上摊铺粘土层,并将粘土层进行压实,之后将煤矸石均匀铺洒在地基的粘土层上;
S2、煤矸石摊匀:煤矸石铺洒完成后采用挖掘机将煤矸石进行摊匀,防止煤矸石洒布不均匀造成后期道路滚压效果差的问题;
S3、安装板(1)锁定:煤矸石摊匀完成后,将安装板(1)安装在移动车的前端上,使得滚压轮(5)的下端与煤矸石摊铺层相接触,通过转动电机(4)的转动能够带动滚压轮(5)对煤矸石进行滚压,以便增加煤矸石路面的密实程度;
S4、煤矸石挤压:当滚压轮(5)转动带动传动板(54)的上端与下压板(61)的底部相对应时,控制转动电机(4)停止转动,同时控制下压电机(65)进行转动,下压电机(65)能够带动凸轮(66)通过接触板(63)带动下压板(61)向下移动,使得挤压板(53)能够对煤矸石进行挤压,增加滚压轮(5)对煤矸石的压实效果,滚压轮(5)的循环转动能够带动滚压轮(5)完成对煤矸石的挤压与滚压动作;
S5、滚压轮(5)清理:煤矸石进行滚压时,由于煤矸石内掺杂的粘土会粘附在滚压轮(5)的侧面上,刮除机构(7)能够对滚压轮(5)外侧面粘附的杂物进行清除收集,以便增加滚压轮(5)对煤矸石路的滚压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除机构(7)包括T型板(71)、转动板(72)、转动弹簧(73)、刮除板(74)、刮除弹簧(75)、回收框(76),T型板(71)位于滚压轮(5)的右上方,T型板(71)连接在安装板(1)的底部上,T型板(71)的左端底部上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板(72),转动板(72)的上端左侧面通过转动弹簧(73)与T型板(71)的底部相连接,刮除板(74)通过铰链安装在T型板(71)的右端底部上,刮除板(74)的右侧面上端通过刮除弹簧(75)与T型板(71)的右端底部相连接,回收框(76)安装在安装板(1)的右端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修复工程地面土质加固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72)与刮除板(74)均倾斜布置,转动板(72)的下端为弹性伸缩结构,转动板(72)的底部为梳齿状结构,转动板(72)的右侧面上端上设置有推动柱(77),推动柱(77)的贴在刮除板(74)的左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江龙,未经黄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6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液态金属的可控极化转换表面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智能单轨螺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