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1327.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徐锦妙 |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多层复合锅具,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与储能层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所述储能层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配合使用的环状槽;所述加强筋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加强筋靠近储能层一侧;所述环状槽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设置在环状槽远离储能层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多层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储能层制备;S2多层复合;S3压铸;S4喷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环保的锅具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对金属材料锅具粘锅、生锈及中毒等问题日益担心。
复合材料锅具已成为锅具的发展趋势,如复合底的不锈钢锅具有传热均匀、加热快、烹调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复合锅底的内外层的连接方法,有采用贴合的方法,该法的锅底容易分层而影响使用效果,改进的方法有铆接法、凸凹结构的热固相粘合法等,但其凸凹孔或沟槽往往不易进行加工,成本较高,结合强度也不很理想,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多层复合锅具,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与储能层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所述储能层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配合使用的环状槽;所述加强筋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加强筋靠近储能层一侧;所述环状槽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设置在环状槽远离储能层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内表面设置凸筋,所述凸筋呈正六边形网格状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筋的高度为0.05-0.1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内表面以及凸筋表面设置有钛黑层,所述钛黑层的材质为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钛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储能层由第一铝锰层、铝层以及第二铝锰层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凸条设置在第一铝锰层、第二铝锰层上,且设置在第一铝锰层上的第二凸条与第一铝锰层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铝锰层上的第二凸条与第二铝锰层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不锈钢层采用430不锈钢,所述第二不锈钢层采用316不锈钢。
多层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储能层制备
将第一铝锰层、铝层以及第二铝锰层复合制得储能层;
S2多层复合
将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上的加强筋与储能层上的环状槽对齐,旋转第一不锈钢层、第二不锈钢层使加强筋上的第一凸条与环状槽上的第二凸条卡紧,并将第一不锈钢层、储能层、第二不锈钢层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
S3压铸
将S复合得到的金属复合板进行压铸,得到锅具本体;
S4喷涂
对所述第二不锈钢层的内表面以及凸筋表面喷涂钛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导电柱测试夹
- 下一篇: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