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1327.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徐锦妙 |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第二不锈钢层(30)与储能层(20)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强筋(11),所述储能层(20)两面设置有与加强筋(11)配合使用的环状槽(21);所述加强筋(1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的第一凸条(12),所述第一凸条(12)设置在加强筋(11)靠近储能层(20)一侧;所述环状槽(21)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均匀分布第二凸条(22),所述第二凸条(22)设置在环状槽(21)远离储能层(20)一侧;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内表面设置凸筋(31),所述凸筋(31)呈正六边形网格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1)的高度为0.05-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内表面以及凸筋(31)表面设置有钛黑层(32),所述钛黑层(32)的材质为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钛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层(20)由第一铝锰层(24)、铝层(25)以及第二铝锰层(26)复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条(22)设置在第一铝锰层(24)、第二铝锰层(26)上,且设置在第一铝锰层(24)上的第二凸条(22)与第一铝锰层(24)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铝锰层(26)上的第二凸条(22)与第二铝锰层(26)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0)采用430不锈钢,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采用316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储能层制备
将第一铝锰层24、铝层25以及第二铝锰层26复合制得储能层;
S2多层复合
将第一不锈钢层10、第二不锈钢层30上的加强筋11与储能层20上的环状槽21对齐,旋转第一不锈钢层10、第二不锈钢层30使加强筋11上的第一凸条12与环状槽21上的第二凸条22卡紧,并将第一不锈钢层10、储能层20、第二不锈钢层30通过热压钎焊复合连接;
S3压铸
将S2复合得到的金属复合板进行压铸,得到锅具本体;
S4喷涂
对所述第二不锈钢层30的内表面以及凸筋31表面喷涂钛黑层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3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导电柱测试夹
- 下一篇: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