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14.0mm厚耐低温高韧性Q345NQR2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8308.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董磊;刘恩泽;刘妍;杨维宇;薛兴隆;勤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50;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 14.0 mm 低温 韧性 q345nqr2 铁路 车厢 轧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0~14.0mm厚规格耐低温韧性Q345NQR2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该热轧钢带含有Ni:0.20~0.40%,Ti:0.020~0.030%,Cu:0.26~0.36%,Cr:0.45~0.55%,微合金元素,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约11级,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和低温韧性等特点,适用于铁路车厢用结构钢;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满足屈服强度345~480MPa,抗拉强度480~580MPa,延伸率A≥24%,冷弯d=2a,‑40℃冲击值≥27J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规格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具有高强度、高腐蚀性、耐低温冲击韧性和高焊接性能,主要用于要求耐腐蚀条件下铁路车辆、桥梁、塔架等耐大气腐蚀用结构钢。尤其涉及一种10.0~14.0mm厚耐低温高韧性Q345NQR2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在铁路车辆上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制耐候钢,80年代着手耐候钢的攻关并投入批量生产,90年代初期,已开发出一批耐候钢,其中有Cu、P、Cr、N系列和Cu、P系列,09CuPCrNi和09CuPTiRe已成为造车用材的主要材料。目前,我国新造车用耐候钢大约每年用量为20万吨,主要用于旧铁路的维修和改造、机车及车辆的制造与维修。车体用钢要重点解决轻量化、高焊接性、高耐蚀性、高强度等问题。
随着产品在材料性能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新型耐候钢不断涌现,其性能也随之不断提高。化学成分上,钢材的含碳量逐渐降低,促使焊接冷裂纹敏感性系数和碳当量降低,使焊接性能得到改善;生产工艺由原来的淬火加回火工艺逐步向TMCP发展,从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组织也由马氏体转变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使得钢的强韧性、耐候性、焊接性和加工制作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宋振东等人(宋振东等,Q345NQR2耐腐蚀H型钢组织性能研究,包钢科技,第2期,2018年4月)采用异型坯生产Q345NQR2耐腐蚀H型钢,冶炼及轧制工艺与板坯钢带不一致。
王军等(王军等,Q345NQR2铁路用高强度钢板的开发,轧钢,2019年第3期)通过低碳及微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研究了始冷温度对低屈强比铁路用Q345NQR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中厚板生产线上开发出低屈强比铁路车辆用Q345NQR2钢板,但文中未涉及10.0~14.0mm厚规格钢带产品生产性能工艺控制参数。
总之,上述文献所涉及的Q345NQR2铁路车厢用钢生产制备方法未能明确对10.0~14.0mm厚规格钢带进行研究说明、也未对此规格产品低温冲击性能偏低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0~14.0mm厚耐低温高韧性Q345NQR2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通过合理的成分搭配及优化轧制工艺,生产出厚度10.0~14.0mm规格耐低温韧性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0.0~14.0mm厚耐低温高韧性Q345NQR2铁路车厢用热轧钢带,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3~0.12%,Si:0.25~0.70%,Mn:0.20~0.50%,P:0.06~0.12%,S:0.001~0.020%,Alt:0.020~0.050%,Ni:0.15~0.65%,Ti:0.015~0.055%,Cr:0.30~1.25%,Cu:0.25~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的,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7~0.09%,Si:0.30~0.40%,Mn:0.40~0.50%,P:0.08~0.10%,S:0.001~0.008%,Alt:0.035~0.040%,Ni:0.20~0.40%,Ti:0.020~0.035%,Cu:0.28~0.35%,Cr:0.50~0.5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检测系统和芯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平衡式爬楼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