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葚的联合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971.6 | 申请日: | 202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彭飞;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葚 联合 干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葚的联合干燥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桑葚的挑选、清洗、除去尘土和杂物、处理液处理、两阶段超声波蒸汽干燥、真空脉动射频干燥、冷却和真空包装。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桑葚的干燥速度快,营养成分流失少,桑葚的营养成分保存充分;水热迁移速率高,干燥均匀度和干燥品质好;食用口感得到改善,桑葚内部组织疏松,有助于人体对桑葚营养成分的吸收。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葚的联合干燥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桑葚又称桑乌、桑果、桑枣,是桑科落叶乔木桑树(Morus alba L)的成熟果穗,口味酸甜,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酚酸、花青素、多糖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张志强,杨清香,孙来华.桑葚的开发及利用现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04):65-68)。甚至被称赞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中医认为桑葚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葚局域抗氧化能力、预防癌症、保护神经、降血糖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功效(王欣,王洪庆,康洁,等.桑葚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14,49(04):504-506)。
桑葚嫩时颜色青,味道酸;成熟时为紫黑色,味道酸酸甜甜。桑葚大多数密集分布为一个椭圆形的聚花果,于每年农历3~4月开花,5~6月结果。桑葚属于聚合果,皮薄且水分多,桑葚鲜果含有大量的水分(80~85%),极易霉变,不耐贮藏,新鲜桑葚仅能冷藏2~3d。因此,干燥是桑葚加工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干燥方式以自然晾晒或烘、烤干为主,这些传统干燥加工受气候因素影响很大,如日光、环境温度、湿度等,因此存在霉变、干燥周期长、灰尘与虫蝇的污染等问题而难以保证干制质量。为了提高干燥效率、降低能耗,在干燥过程中陆续一系列干燥技术。目前应用于农产品干燥的技术主要有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其中,热风干燥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少,适应性强,操作、控制简单,卫生条件较好,但是热风干燥温度较高、干燥时间长、能耗高,并且与氧气长时间接触,可能会产生不良气味,果蔬中生理活性成分也会遭到很大破坏,从而使产品品质严重降低。且长时间的热风干燥导致果蔬表层在干燥中发生严重收缩,表面变硬结壳,内部水分却无法及时除去,会造成外观发黑收缩,内部腐败等问题,极大降低食品品质。传统热风干燥的干燥温度高,干燥时间长,从而干燥后食品品质差,颜色变化大,香味、营养素的损失大,组织结构硬,复水性差,会极大降低食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葚的联合干燥方法。用该方法所加工的桑葚,具有干燥品质好、有效成分保留率高、干净卫生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桑葚的联合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挑选新鲜、无损伤、无腐烂变质的桑葚;
(2)用清水清洗表面,除去尘土、杂物;
(3)将清洗干净的桑葚置于处理液中处理,处理时间为15~20min;
(4)将经过步骤(3)后的桑葚进行超声波蒸汽干燥,其中,第一干燥阶段的超声波频率为70~80kHz,蒸汽温度为50~55℃,蒸汽湿度为35~40%,蒸汽流速为20~25m/s,当桑葚含水率降低至45~50%时进入第二阶段干燥,第二干燥阶段的超声波频率为110~120kHz,蒸汽温度为35~40℃,蒸汽湿度为10~20%,蒸汽流速为10~15m/s,当桑葚含水率降低至20~25%时停止超声波蒸汽干燥;
(5)将超声波蒸汽干燥后的桑葚进行真空脉动射频干燥,其中,射频频率为1700MHz,射频功率为4~6W/g,极板间距为12cm,干燥温度为30~40℃;干燥室真空度分别为0.02MPa和0.08MPa时,以1~2分钟:0.5~1分钟的脉动比进行脉动,当桑葚的含水率降低至8~10%时停止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