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铜催化制备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3995.X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韦起才;徐润生;李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327/26 | 分类号: | C07C32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制备 苯甲酸 苯酯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铜催化制备式(Ⅳ)所示的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制备方法为:式(Ⅰ)所示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式(Ⅱ)所示的单质硫和式(Ⅲ)所示的碘苯类化合物,以碘化亚铜为催化剂,以四乙基溴化铵为碱,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介质,制得反应产物,所述的反应产物通过后处理制得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化剂高效,成本低廉;催化体系适应性广,适用于大规模化工中间体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铜催化制备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制造药物、合成纤维和高分子聚合物。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光引发聚合能力而引起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前人的报道中已知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分子内C-S键的断裂是通过其三重激发态而完成的。在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中引入具二苯酮的结构部分,以促使新化合物有更突出的系间窜越能力,形成三重激发态成为该问题进一步研究重要的课题。已报道的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金属催化,经过多步的取代、酯化才能制备,存在反应步骤多、反应效率低等缺点。本方法通过采用催化效率高的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多组分一锅法实现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产率优良等优点。在相关的化工中间体合成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亚铜催化制备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亚铜催化制备式(Ⅳ)所示的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式(Ⅰ)所示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式(Ⅱ)所示的单质硫和式(Ⅲ)所示的碘苯类化合物,以金属盐为催化剂,以季铵盐为碱,以有机溶剂为介质,制得反应产物,所述的反应产物通过后处理制得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所述的金属盐催化剂为碘化亚铜,所述的季铵盐为四乙基溴化铵,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反应式中,R1选自下列之一:氢、甲基、甲氧基、氯、溴;R2选自下列之一:氢、氯。
作为改进,所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单质硫与碘苯类化合物的比例为5mmol:6mmol:6mmol。
作为改进,所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单质硫与碘化亚铜的比例为5mmol:6mmol:0.5mmol。
作为改进,所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单质硫与四乙基溴化铵的比例为5mmol:6mmol:10mmol。
作为改进,所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单质硫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比例为5mmol:6mmol:15mL。
作为改进,所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单质硫与碘苯类化合物的当量比为1:(1-1.2):(1-1.2)。
作为改进,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小时。
作为改进,所述后处理的具体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萃取:反应产物常温冷却至室温后,往反应产物中添加2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20mL,萃取液合并;
2)浓缩: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得浓缩物;
3)将所得浓缩物用柱层析硅胶吸附,加入到200-300目的层析硅胶柱中,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按一定的比例快速柱层析,洗脱液合并,旋转蒸发仪旋干,油泵抽得产物苯甲酸-S-苯酯类化合物。
作为改进,步骤2)中干燥时间为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项目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及其排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密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