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晶圆双面电镀铜厚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3890.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严立巍;陈政勋;李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48 | 分类号: | H01L2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双面 镀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薄晶圆双面电镀铜厚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晶圆正面键合环状边缘的玻璃载板结构,背面减薄;S2、晶圆背面离子植入后镀上金属层;S3、涂布PI膜,按切割道图形曝光、显影后形成网格状PI;S4、去除玻璃载板中间较薄的部份及黏着层,正面制作电镀铜的开口图案;S5、双面电镀Cu厚膜;S6、去除正面光阻及背面PI膜后,蚀刻去除厚膜铜区之外的金属层;S7、用SF6电浆蚀刻掉切割完成晶粒切割;S8、切除掉环状的区域。本发明利用环状边缘的玻璃载板与晶圆键合,晶圆背面用感光性的PI厚膜形成背面切割道的网状PI应力缓冲及支撑,使得超薄晶圆两面皆有稳固的支撑,可确保进行双面电镀厚膜,不至因晶圆太薄而产生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的是。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对晶圆使用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晶圆的电镀也从单面电镀向着双面电镀发展。晶圆的电镀是芯片制造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电镀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和使用。目前晶圆的电镀一般为单面垂直挂镀,而高端的晶圆已开始采用双面挂镀。超薄晶圆结构结合双面电镀铜散热导线可大幅提升功率元件的性能,但在超薄晶圆上双面电镀厚膜铜在现行工艺设备上难以施行。
现行技术无法在超薄晶圆上制作双面电镀铜厚膜技术,因为除了双面制作薄晶圆图案的困难外,电镀厚铜膜所产生的应力将导至薄晶圆严重翘曲,同时晶圆的减薄厚度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若采用传统的玻璃载板,必须克服复杂的解键合厚度去除清洗及切割工艺,有极大的破片风险,若不采用玻璃载板而是使用传统Taico技术,亦即晶圆边缘有一圈厚的环,无法制作厚膜铜的双面电镀制程,而且由于背面有严重的段差不适合再制作正面的黄光图案制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晶圆双面电镀铜厚膜工艺,利用环状边缘的玻璃载板与晶圆键合,完成背面减薄、离子植入及金属镀膜后,用感光性的Polyimide厚膜形成背面切割道的网状Polyimide应力缓冲及支撑,再通过HF蚀刻去除中间薄的玻璃载板,留下边缘环状的部份,接续制作正面的光阻涂布、曝光、显影将铜柱或铜片的电镀区域开口出来,至此正反面皆准备好电镀厚膜铜的图案,且超薄晶圆两面皆有稳固的支撑,可确保进行双面电镀厚膜同时晶圆正反面皆能顺利与电镀环的接点衔接而不至因晶圆太薄而产生破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薄晶圆双面电镀铜厚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晶圆完成正面金属垫片PAD及铜种子层镀膜,将晶圆正面键合环状边缘的玻璃载板结构,通过研磨及蚀刻对晶圆背面进行减薄;
S2、完成背面黄光、离子植入、除光阻及激光退火工程后,除去薄氧化层,镀上背面金属层;
S3、涂布聚酰亚胺Polyimide厚膜,按切割道图形曝光、显影后形成网格状PI应力缓冲及支撑结构;
S4、翻转至正面用HF蚀刻去除玻璃载板中间较薄的部份,再使用O2电浆蚀刻去除中间部份的黏着层,正面制作黄光、涂布、曝光、显影形成电镀铜的开口图案;
S5、采用ECP工艺进行双面电镀Cu厚膜;
S6、去除正面光阻及背面PI膜后,蚀刻去除厚膜铜区之外的金属层;
S7、将晶圆背面放置在UV切割膜框上,用SF6电浆或其他含F电浆蚀刻掉切割道区域的Si,得到晶粒的附着于UV切割膜框上;
S8、切除掉环状的区域的玻璃载板、黏着层及环状晶圆部份。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玻璃载板边缘玻璃厚度400-700um,中间晶圆厚度100-200um。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晶圆背面减薄后晶圆厚度为40-10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生产用进料装置
- 下一篇: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