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渣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3831.7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璋;王晓东;邵国庆;曾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18/14 | 分类号: | C04B18/14;C04B20/04;C04B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矿渣微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提钛尾渣热渣和水进行混合,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粗脱氯尾渣;(2)将步骤(1)所得粗脱氯尾渣与含有Fe3+的桨体混合,然后进行焙烧,得到深脱氯渣;(3)将步骤(2)所得深脱氯渣与激发剂和增强剂混合,然后磨细至比表面积大于或等于400m2/kg;此方法采用Fe3+的桨体脱氯,并且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了提钛尾渣的脱氯效果,既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矿渣微粉,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实现提钛尾渣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回收氯化铁等资源,符合当前循环经济政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渣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钛尾渣原渣中硅酸盐玻璃体含量大于90%,具有优良的火山灰活性,如果能有效脱除尾渣中的氯离子,可以开发高等级矿渣微粉等活性材料(目前国标要求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氯含量小于0.06%)。
目前提钛尾渣采用火法脱氯工艺,当温度超过900℃,提钛尾渣中的氯可以有效除去,但提钛尾渣中的大量玻璃体晶化,活性丧失;如果要使提钛尾渣保持活性,焙烧脱氯温度不能超过7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提钛尾渣脱氯效果低,脱氯过程中活性降低问题,提供一种矿渣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矿渣微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提钛尾渣热渣和水进行混合,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粗脱氯尾渣;
(2)将步骤(1)所得粗脱氯尾渣与含有Fe3+的桨体混合,然后进行焙烧,得到深脱氯渣;
(3)将步骤(2)所得深脱氯渣与激发剂和增强剂混合,然后磨细至比表面积大于或等于400m2/kg;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粗脱氯尾渣中氯含量为0.3-0.5重量%,含水率为15-20%。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提钛尾渣热渣的温度为500-600℃,氯含量为2-4重量%,粒度<0.02mm。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提钛尾渣热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2-5。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脱水处理在真空带滤机中进行;所述脱水处理后在带滤机上部喷淋水进行两次洗涤,洗涤的液固比为0.2-2:1。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含有Fe3+的桨体中Fe3+浓度为20-50重量%。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粗脱氯尾渣和含有Fe3+的桨体的质量比为1:0.05-0.3。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焙烧的温度为600-70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30-120min,所述焙烧的气氛为氧化性气氛。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深脱氯渣的氯含量小于或等于0.06重量%。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深脱滤渣、激发剂和增强剂的质量比为1:0.002-0.02:0.01-0.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矿渣微粉。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矿渣微粉的方法,利用含有Fe3+的桨体脱氯,并且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了提钛尾渣的脱氯效果,既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矿渣微粉,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实现提钛尾渣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回收氯化铁等资源,符合当前绿色化工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