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及运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414.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伟;刘金奇;李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3 | 分类号: | A61B50/13;A61B50/18;A61B50/30;A61B50/31;A61L2/08;A61L2/10;G05D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内窥镜 转移 运输车 运输 方法 | ||
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及运输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能够自动地在内窥镜科的内镜洗消室和诊室间运送内窥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因为运输内窥镜而使用的医用手套、防护服和一次性塑料隔离袋的使用量,包括运输车主体,运输车主体设有用于存放内窥镜的柜体;柜体安装新风系统和喷头,喷头连通盛装有消毒液的容器,新风系统的风道还设有能够辐照消毒的辐射源;运输车主体底端设有滚轮,滚轮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及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内镜治疗的成功与否,除了需要内镜医生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需要一条消毒合格的内窥镜。随着内镜诊疗微创技术的普遍发展,内镜诊疗量每年增加,对内镜室医护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转运、使用、存放等环节要求也甚为严格,成为国家医疗感染防控的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对软式内窥镜使用中的运输环节,仍然依赖于人工运输,根据最新的2016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现在临床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内窥镜转运车,需要人工转运。
发明人认为,目前的内窥镜转运方法,存在多种弊端。①容器无法密封,内窥镜在人工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及交叉感染;②人工转运车需将清洁的内窥镜与使用后污染的内窥镜单独分开独立转运,这使得工作人员在转运中浪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③工作人员在使用转运车转运过程中频繁的更换手套、隔离衣等医用耗材,增加了检查成本,需要人工完成,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及运输方法,能够自动地在内窥镜科的内镜洗消室和诊室间运送内窥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因为运输内窥镜而使用的医用手套、防护服和一次性塑料隔离袋的使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包括运输车主体,运输车主体设有用于存放内窥镜的柜体;柜体安装新风系统和喷头,喷头连通盛装有消毒液的容器,新风系统的风道还设有能够辐照消毒的辐射源;运输车主体底端设有滚轮,滚轮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的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方法,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设定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需要前往的诊室号,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行驶到诊室后,接收返回指令,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空载循迹返回。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不仅使用了可以开合的柜体进行密封,还使用了盒体来容置内窥镜,从而降低了内窥镜在人工转运过程中二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的风险。
2)本发明中,规划了的转运车的转运路线,未使用过的内窥镜和使用过的内窥镜路线分离,提高了内窥镜的运输工作效率。
3)本发明中,转运车可以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工作人员减少更换手套、隔离衣等医用耗材,从而进一步降低检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的底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内窥镜转移运输车拆去柜门后的截面图暨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未经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