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1946.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郁中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14 | 分类号: | B60W50/14;B60W60/00;B64C39/02;B64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疲劳 驾驶 识别 智能 悬浮 提醒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接收保持长连接关系的设置于机动车内部位置的车速传感器反馈的车速信息并根据所述车速信息分析所述机动车是否有处于行驶状态;
S2、若有则控制所述机动车副驾驶遮光板下表面位置的监控无人机启动并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无人机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无人机影像;
S3、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驾驶位的人体操作及身体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操作及身体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是否有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S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机动车位置的自动驾驶单元启动接管所述机动车的驾驶权限并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控制所述自动驾驶单元将所述机动车自动驾驶停放至最近的安全路段进入警示停放状态;
S5、在机动车处于自动驾驶时,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下方位置的蓝光发射设备启动进入蓝光波发射状态并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飞行至所述驾驶位上方位置;
S6、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蓝光发射设备通过角度调整机构面向驾驶位的人体的眼部区域并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悬停预设时间;
S7、在分析出预设时间到达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药水滴入提示并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将药水滴入装置与所述驾驶位的人体眼部对应,且控制所述药水滴入装置滴入预设滴数的眼药水;
其中,蓝光发射设备发射的蓝光波长处于485纳米至500纳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根据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驾驶位的人体行为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行为信息分析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是否有将悬浮的监控无人机取下;
S6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药水滴入提示并根据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是否有睁开眼睛;
S62、若有则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将药水滴入装置与所述驾驶位的人体眼部对应并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药水滴入装置滴入预设滴数的眼药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分析出所述机动车处于行驶状态后,设置计时器并根据所述计时器以及车辆行驶状态实时分析所述机动车是否有连续行驶超过第一预设时间;
S1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自动驾驶语音提示并在第二预设时间后,开始执行步骤S4及以后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在分析出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有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后,控制设置于所述机动车后排顶端尾部的警示无人机启动并控制设置于警示无人机外部位置的警示摄像头实时摄取警示影像;
S31、根据警示影像控制所述警示无人机飞行将底部与所述机动车后挡风玻璃内部侧端位置抵触并控制设置于所述警示无人机底部位置的吸附机构启动进入吸附状态;
S32、控制设置于所述警示无人机底部位置的第一警示灯启动进入警示后车闪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吸附机构底端内部的第二警示灯启动进入警示后车闪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驾驶识别的智能悬浮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3、在分析出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有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启动获取实时定位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数据实时分析所述机动车是否有处于城市市区位置;
S34、若有则取消执行步骤S4并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飞行至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手臂上方位置;
S35、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监控无人机将底部与所述驾驶位的人体手臂抵触并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底部位置的震动马达组启动进入震动提醒状态;
S36、控制设置于所述监控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扬声器播放疲劳驾驶警报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斯勒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9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