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香风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0261.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阳;马云标;徐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鱼香风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鱼香风味调味料包括白砂糖、水、9度白米醋、米醋、剁辣椒、郫县豆瓣酱、大蒜、生姜、酱油、淀粉、甜椒粉、豆豉、和食用盐。以提出一种健康,不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并且可以满足消费人群口味的鱼香风味调味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香风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香肉丝源于川菜,目前鱼香风味是川菜的重要味型之一。鱼香肉丝菜肴不仅色泽红润、营养丰富,而且开胃下饭。鱼香风味因其酸甜辣明显,咸味适宜,鲜味柔和,兼具突出的姜蒜风味而深受中国各地区消费者的喜爱。除鱼香肉丝外,鱼香茄子、鱼香豆腐、鱼香三丝等菜品亦广受欢迎,成为居民饮食的重要选择。
市面上传统的鱼香风味调味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日常烹饪鱼香风味菜品居民多依据个人经验制作,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在家做出道地的鱼香风味菜肴较为困难。面临着酸甜比难以把握;鲜咸辣层次无从决断;使用的食材种类与基础调味料较多;费时耗力等问题。
2、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调味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味、天然、真实、健康。世面上现有的鱼香风味调味料不仅广泛存在着使用着色剂、鲜味剂、防腐剂的情况,而且大多大量添加食用油,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热量和油脂的摄入。现有鱼香调味料产品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经过大量消费者洞察和市场调研发现,在满足口味的前提下现在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更偏爱健康、天然无添加的调味品。
3、不添加防腐剂的鱼香风味调味料产品大部分保质期较短(≤6个月),难以满足商业运转的需求。
4、市场上常见鱼香风味调味料通常为油型酱,经过炒制工艺后产品得率低,生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健康,不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并且可以满足消费人群口味的鱼香风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鱼香风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白砂糖、水、9度白米醋、米醋、剁辣椒、郫县豆瓣酱、大蒜、生姜、酱油、淀粉、甜椒粉和食用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香风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占鱼香风味调味料总质量的百分数分别为:白砂糖20~27%、水20~27%、9度白米醋10~15%、米醋8~13%、剁辣椒4~8%、郫县豆瓣酱4~8%、大蒜4~6%、生姜3~6%、酱油3~5%、淀粉2~5%、甜椒粉2~5%、豆豉0~5%、以及食用盐0.5~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香风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香风味调味料整体的酸性保持在PH3.1-3.7。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鱼香风味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生姜、大蒜、剁辣椒和郫县豆瓣酱,并且分别搅拌至泥状;
步骤2:称取淀粉与水进行预溶后过滤;
步骤3:称取甜椒粉与白砂糖后,将两者混合均匀;
步骤4:称取酱油、米醋、9度白米醋、白砂糖、豆豉、盐以及水投入锅中,在加热状态下搅拌均匀;
步骤5:向搅拌均匀的酱料内依次投入甜椒粉与白砂糖的混料、预溶好的淀粉、剁辣椒泥、郫县豆瓣酱、蒜泥和生姜泥,形成混合浆料;
步骤6:对所述混合浆料进行搅拌并且持续加热;
步骤7:所述混合浆料升温至95-105℃后,恒温维持10-20min,进行杀菌处理;
步骤8:杀菌处理后,对所述混合浆料进行进行水冷降温,并且进行灌装和喷码;
步骤9:将灌装好的产品进行装箱以及出场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