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内饰构件和制造内饰构件的设备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681.6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P·皮尼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D04H1/4382;D04H1/46;D04H1/435;D06C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构件 制造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三维形状的内饰构件(12),其中,所述内饰构件(12)由单一的无纺材料(31)制成并且包括: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至少一个第一部段(20)和至少一个第二部段(22),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分别构成第二表面(18)的一部分,第一部段(20)具有第一部段硬度(H1),而第二部段(22)具有第二部段硬度(H2),并且第一部段硬度(H1)和第二部段硬度(H2)是不同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具有三维形状的内饰构 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这种内饰构件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单纯的机动车辆功能以外,机动车辆的外观设计在决定购买 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里,机动车辆的外观设计不仅设计外部 的表现,而且内室设计也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内饰构件在内室 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除了使内室具有美观的外观的这个主要目的, 车辆乘员在触摸内饰构件时感觉到的触觉上的感受也变得越来越重 要。固定在车门上的内饰构件也称为门内饰板并且通常在门把手周围 提供扶手面,车辆乘员可以将其前臂放置在所述扶手面上。这里希望 的是,将扶手面设计得较软并较为粗糙,以便提供一定的衬垫功能并 且由此在车辆乘员放置其前臂时特别是在手感的角度上使其感觉尽可 能舒适。但在内饰构件的其他部段中可能希望的是,使这些部段更为 坚硬和平滑地构成,例如以便提供具有清晰限定的特性的技术性区域。 例如可能必要的是,给所述技术性区域提供足够的硬度和/或稳定性, 以便将这些区域用于将内饰构件连接在相邻设置的构件上。相关的内 饰构件例如可以与相邻设置的构件焊接或螺纹连接。针对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对所述技术性区域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内饰构件,所述内饰 构件具有表面特性不同的多个部段并且仍能简单地制造。此外,本发 明的一个设计方案和一个构成方案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用于制造这 种内饰构件的设备或方法。
所述目的利用在权利要求1、10、15和19中给出特征来实现。有 利的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饰构件,所述内饰构件具有三 维的形状,所述内饰构件由单一的无纺材料制成并且包括: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至少一个第一部段和至少一个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二 部段分别构成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第一部段具有第一部段硬度,而第 二部段具有第二部段硬度,并且
-第一部段硬度和第二部段硬度是不同的。
所提出的内饰构件的突出之处在于,一方面,所述内饰构件由单 一的无纺材料制成,而另一方面,所述内饰构件具有表面特性不同的 多个部段。这些部段分别构成第二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表面是构 成内饰构件的外露侧并且因此从机动车辆的内侧能够感受到的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表面特性表现为,相关部段具有不同的硬度。 设计成比其他部段更软的部段例如可以用作扶手面。利用所提出的内 饰构件因此不必为了得到扶手面制造单独的构件并且也不必在以后将 这个单独的构件与内饰构件的其余部分连接,因此,与已知的内饰构 件相比,所提出内饰构件的制造和安装得到明显的简化和加快。当然, 所述内饰构件也可以具有多于两个具有不同表面特性的部段。
这里相关的部段硬度可以具体定义如下:将一个直径为30mm的 钢球以50N(有0.2N的初始载荷)的压力和100mm/min的速度压向 要检测的部段,得到以下压入深度:
具有三维形状的内饰构件是指,所述内饰构件具有拱曲的部段和/ 或平面的部段,这里平面的部段具有不同的壁厚。拱曲部段也可以具 有不同的壁厚。
根据另一个实施形式,所述第二部段硬度具有至少一个构成第一 表面的区域,所述第一部段硬度大于所述第二部段硬度,并且所述区 域具有区域硬度,所述区域硬度等于第一部段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未经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