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管理装置、车辆和车辆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8805.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B60L5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森;戚传江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管理装置、车辆和车辆管理方法。服务器(30)执行处理,其包括:当服务器(30)接收到第二DR执行指令(S100中为是)时,获得车辆列表的步骤(S102);使各个候选车辆的确定标志为OFF的步骤(S104);获得在各自示出确定标志处于OFF状态的候选车辆中的一个的、在DR时接通和关断继电器的次数的步骤(S106);当接通和关断继电器的次数大于阈值(S108中否)时,使排除标志为ON的步骤(S112);执行通知处理的步骤(S114);当确定处理结束(S116中为是)时,执行分配DR量的处理的步骤(S118);以及,发送DR信号的步骤(S120)。
本非临时申请基于2019年8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144710,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管理装置,该车辆管理装置管理能够向外部电力网发送电力并从外部电力网接收电力的车辆;一种车辆;以及一种车辆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13-235377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内置的继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操作的次数进行计数,将所计数的次数保留为关于断开和闭合操作的次数的信息,并将与该信息相对应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连接设备的技术。
发明内容
近年来,已经重新考虑了依赖于电力设施公司所拥有的大型发电厂(密集能量资源)的电力系统。因此,已经构造了用于针对电力系统利用每个需求方所拥有的能量资源(以下也称为“需求方资源(DSR)”)的方案。DSR用作分布式能量资源(以下也称为“DER”)。
作为将DSR利用于电力系统的方案,提出了虚拟电厂(VPP)。VPP是通过下述方式实施的方案:通过利用IoT(物联网)的先进能量管理技术将大量DER(例如DSR)捆绑在一起,并以集成方式远程控制这些DER以便使这些DER作为一台发电厂一样起作用。通过VPP捆绑DER并提供能量管理服务的实体被称为“聚合器(aggregator)”。聚合器通过称为需求响应(以下也称为“DR”)的方法来调节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之间的均衡,从而改变电力需求模式以允许拉平电力。
DR是通过发出需求响应信号(以下也称为“DR信号”)以请求每个需求方拉平电力(即,抑制或增加电力需求)来调节电力需求量的方法。DR信号包括:用于请求抑制电力需求的DR信号(以下也称为“需求抑制DR信号”);以及,用于请求增加电力需求的DR信号(以下也称为“需求增加DR信号”)。例如,聚合器可以通过向每个需求方发送DR信号(即,需求抑制DR信号或需求增加DR信号)来开始对电力需求量的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向每个需求方发送用于解除DR的信号(以下也称为“DR解除信号”)来结束对电力需求量的调节。此外,通过向每个需求方发送包括DR时间段(即,DR开始时间和DR结束时间)的DR信号,聚合器还可以在DR开始时间开始DR并且在DR结束时间解除DR。
作为用于实现VPP的DSR,包括电力存储设备的车辆(例如,电动车辆)近来吸引关注。在用从电力系统(即,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网)接收的电力对电力存储设备的充电期间或在对电力网供应电力的电力存储设备的放电期间,聚合器请求车辆参与DR的情况下,车辆可以通过开始和停止充电或者通过开始和停止放电来有助于电力需求量的调节。
然而,当参与DR时每次充电或放电开始和停止时安装在车辆中的继电器被切换到闭合状态或断开状态时,继电器操作的次数可能增加。结果,可能缩短继电器的寿命。还可以想到,为了不增加继电器的操作次数而停止继电器的操作,但是这可能阻止所需的电力发送和接收。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管理装置、车辆和车辆管理方法,其在抑制继电器的寿命缩短的同时允许所需的电力发送和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