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5921.3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孟菲;刘英男;徐国强;郭德卿;胡晓峰;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3;G06F16/25;G06Q30/02;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彦彦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流通 数据 二手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当月新增生产数据;S2、将当月生产数据同步到开发库;S3、对生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有效数据;S4、将当月有效数据导入二手车开发库;S5、将当月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判断同一车辆代码在当月登记的车牌是否与历史一致,若车牌一致,则确认为非二手车;S6、若当月车牌发生改变,则为准二手车,作进一步判断。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通过对汽车流通大数据的挖掘,利用车辆唯一标识和使用者唯一标识,进行相互匹配计算,识别二手车,并对二手车流转行为进行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交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二手车交易量数据是源于交易平台订单的统计,不能完整的统计二手车交易数据,且平台商间存在重复交易数据,导致通过此方式获取二手车交易量数据的方法存在不完整、不准确以及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不能整体反应二手车市场发展状况,不利于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获取二手车交易量数据的方法存在不完整、不准确以及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不能整体反应二手车市场发展状况,不利于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当月新增生产数据;
S2、将当月生产数据同步到开发库;
S3、对生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有效数据;
S4、将当月有效数据导入二手车开发库;
S5、将当月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判断同一车辆代码在当月登记的车牌是否与历史一致,若车牌一致,则确认为非二手车;
S6、若当月车牌发生改变,则为准二手车,作进一步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对生产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如下:
通过ETL判断数据有效性,更新异常值,去除数据噪音,生成有效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进一步判断的方法如下:
若当月车牌发生改变,但使用者未发生变化,则认为为非二手车;
若当月车牌发生改变,但使用者未发生变化,则认为为二手车,并将该数据导入二手车数据库。
进一步的,将汽车分类数据导入二手车数据库,并通过车辆标识与二手车数据关联;
将汽车相关参数数据导入二手车数据库,并通过车辆标识与二手车数据关联,形成当月二手车交易数据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二手车计算方法的不足,开发了不同于传统二手车交易量数据统计的方法,本方法通过对汽车流通大数据的挖掘,利用车辆唯一标识和使用者唯一标识,进行相互匹配计算,识别二手车,并对二手车流转行为进行统计,通过补充完善车辆相关参数及属性信息,进一步构建二手车交易及车辆属性参数数据库,得出更加完整、准确、无重复的二手车交易数据。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汽车流通大数据的二手车计算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