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体坯体纹理瓷质板材的布料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5594.1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林;简润桐;陈章武;覃立扩;罗爱武;冼定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冠珠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3/02;B28B17/00;B28B11/00;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董觉非;张凯 | 
| 地址: | 5261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体 纹理 板材 布料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体坯体纹理瓷质板材的布料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建筑陶瓷砖生产领域。该方案包括下料组件、粉料预成型箱以及带式输送组件,粉料预成型箱与带式输送组件的输送平面成一夹角α设置,61°≤α≤90°;粉料预成型箱的下端和带式输送组件的输送平面的相交线与带式输送组件的输送平面中心线的夹角为β,45°≤β≤90°。通过将粉料预成型箱与带式输送组件的输送平面以61°~90°的角度设置,使陶瓷原料在粉料预成型箱中能依靠自重在预成型空腔内堆叠、流动,形成流体状布局,运用该布料装置的加工工艺能形成具有自然流动效果的通体坯体纹理的瓷质板材,且能根据需要形成直纹或斜纹的纹理图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体坯体纹理瓷质板材的布料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装修中,天然石材在花色、质感上无疑因其天然特性在表面质感和花色自然上而具有优势,但随着不断地被开采,天然矿产资源日趋匮乏。而具有优越理化性能的陶瓷制品越来越受到广泛欢迎,尤其是通体图案效果上以及自然流畅的如同砂岩纹理的板面效果的石材需求越来越多。
而在自然流畅的纹理走向上的陶瓷板材主要是仿砂岩类陶瓷板材,有如喷墨打印图案制得的陶瓷砖,虽能复制诸多砂岩类表面图案,但其实质只是表面效果,并非通体图案,而且这种仿制表面图案的喷墨工艺是采用釉料或干粒料作为表面保护层的,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喷墨效果的呈现,这些材料在烧结后是透明度较高的,所以是以玻璃相为主,业内共知,釉面表面的耐磨性不如坭砂为主的坯体面的耐磨性高。
而亦有通过其他布料技术手段制得的条纹型纹理的陶瓷制品:
有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225577A的专利,是陶瓷粉料在集料盒内重复叠加的线纹类效果,其集料盒是倾斜15°-60°安装,并通过上方的花纹面料斗与线条料斗在整个布料宽度上的料量不均,而使得集料盒的截面上承接不同料量的粉料,从而形成有高有低的粉料堆叠而形成纹理,其是通过推挤收集形成纹理,这种角度的设置,是不能产生在斜坡上由粉料自重形成流动效果的,并且其采用集料盒等制作的产品是采用二次布料甚至是没有流动性的微细粉方式,一是没有流状纹理,二是没有通体纹理效果,难以满足消费者希望这些瓷质板材能实现由表及里的图案纹理一致性通体效果的需求。
又有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126249A的专利,是面料斗及前后线料斗的微粉料落入纵向落料腔内的纵向接料皮带连接的导粉条上重复叠加并通过纵向接料皮带的转动落到平面输送带上而形成的密细线纹类效果,其一是所用陶瓷原料是微粉料,无流动性,由于一次布料全微粉的方式在压机冲压时不能很好地排气,所以业内共知,在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中全部微粉布料制作干压通体微细粉陶瓷制品是不可行的,只能是二次布料来进行,所以其不能制作通体效果;二是因微粉在压制过程中的厚度限制所以落料腔的纵向接料皮带与玻璃板之间宽度即导粉条的宽度较窄,微粉料在导粉条上平层叠加,所以无流动性;三是导粉条上的微粉料是通过玻璃板底部圆弧转角的保形作用下翻转达到近90°落到平面输送带上的,这也是因微粉的非流动性才能达到的保形效果的。该种布料方式虽能制作横向纹理的图案,但这种采用微细粉制作的产品没有以60目~100目粒径为主的粉料流动性的如同砂岩一样的流状纹理,更没有通体效果,所以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开介磨边倒角的铺贴需求。
还有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1913195 A的专利,虽能制作横向纹理的砂岩类板材,但其是通过多个工位布料且由多个异形推料格栅的推动而使粉料在异形格栅片的推动挤压形成纹理造型,最后填补料、扫平后形成的整块纹理区域布料,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异形格栅的推动挤压,形成固定的造型痕迹,生硬固化,人工痕迹明显,难以模仿出因岩浆融熔流动的自然界中砂岩石材的自然效果,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布料经过最后一道异形格栅推动挤压后空出的空白位置需要进行平铺补料,然后再用扫平方式扫平,这会导致该方案产品的纹理区域并非是从底到面的通体效果,同样也不能实现通体坯体纹理效果满足消费者开介磨边倒角的铺贴需求。最关键是,其并非是由各色粉料按设计顺序在斜坡面流动形成粉料纹理的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冠珠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冠珠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