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5486.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久人;刘慧灵;周政男;张潮;王帅;晏平仲;周麒;汤莉莉;秦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环境污染 检测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针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对经过滤波去噪处理的检测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若干数据点;针对所有数据点作出相应的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根据时间先后顺序,通过异常数据点判断方法从第二个数据点开始依次判断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上的各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剔除异常数据点,得到第二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利用第二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判断实时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若是则执行告警操作。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达到了良好的去噪声效果,避免了噪声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微型空气监测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监测及管理工作,其检测数据的整体趋势与标准监测方法所得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因此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微型空气监测站高频的检测数据可被重点应用于污染源探寻方面,空气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活动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近年来,受限于空气质量六参(PM2.5、PM10、SO2、NO2、O3、CO)国标监测法设备的多种不便因素,基于传感器的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以下简称微型空气监测站)利用体积小、价格低廉且实施迅速的优势在我国环保领域快速打开了市场。目前,国内微型空气监测站设备主要由颗粒物传感器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这两类构成,颗粒物传感器中国产攀藤(Plantower)应用最广,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主要使用瑞士MEMBRAPOR和英国Alphasense。但是,这些传感器同样存在长期基线漂移及受环境因素(特别是湿度)影响大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许多用户发现微型空气监测站设备所监测的数据与国标法设备监测所得数据的差异较大。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在微型空气监测站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数据采样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强电磁环境下的模拟量采集过程中,存在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屏蔽效果减弱或由于环境制约引起的屏蔽效果差,导致检测设备所获取的检测采样信号中混入了较多的噪声。混入噪声的检测数据无法直接利用,因此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而,现有技术的滤波去噪处理方法往往达不到所需要的滤波去噪效果。
目前,大部分厂商对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的使用集中在“阈值”报警法,即污染物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即报警。这一方法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很高,微型空气监测站显然不能满足;并且,这一方式不适用于污染源周边环境监测。另外有厂商使用了全局报警方法,即基于某点位结果与其他相近N个点位的平均值与差值的范围发起不同的级别的报警,但是全局报警方法对点位间的距离要求较高,远距离点位间误报较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针对一段时间内的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
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对经过滤波去噪处理的检测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若干数据点;
针对所有所述数据点作出相应的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根据时间先后顺序,通过异常数据点判断方法从第二个数据点开始依次判断所述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上的各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
若某数据点被确定为异常数据点,则剔除该数据点,针对剩余的数据点重新作出相应的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再判断所述某数据点的后一个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