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5486.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久人;刘慧灵;周政男;张潮;王帅;晏平仲;周麒;汤莉莉;秦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环境污染 检测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大气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一段时间内对大气环境的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
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对经过滤波去噪处理的检测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若干数据点;
针对所有所述数据点作出相应的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根据时间先后顺序,通过异常数据点判断方法从第二个数据点开始依次判断所述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上的各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
若某数据点被确定为异常数据点,则剔除该数据点,针对剩余的数据点重新作出相应的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再判断所述某数据点的后一个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
若某数据点不是异常数据点,则保留该数据点,继续判断其后一个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直至所述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上的各数据点均被检测完毕为止,得到第二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利用所述第二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通过所述异常数据点判断方法来判断所获得的实时数据点是否为异常数据点;
若所述实时数据点是异常数据点,则执行告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一段时间内的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包括:
设定相邻两次检测数据的第一差值阈值;
将当前检测数据与其上一次检测数据进行差分比较;
根据差分比较结果选择滤波去噪输出值的计算规则,并得到滤波去噪输出值;
根据多次的滤波去噪输出值判断出检测数据的变化趋势;
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实时更新所述第一差值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差分比较结果选择滤波去噪输出值的计算规则,并得到滤波去噪输出值,包括:
将所述差分比较结果与已经设计好的计算规则进行比对,将符合所述计算规则并且根据此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值作为此次滤波去噪处理过程的滤波去噪输出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规则包括:
若所述差分比较结果位于正负对称闭区间内,则以当前检测数据作为所述滤波去噪输出值;所述正负对称闭区间的两端点分别为负第一差值阈值和正第一差值阈值;
若所述差分比较结果大于正负对称闭区间的正端点值,则以上一次检测数据加上所述正端点值作为滤波去噪输出值;
若所述差分比较结果小于正负对称闭区间的负端点值,则以上一次检测数据减去所述负端点值作为所述滤波去噪输出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有所述数据点作出相应的第一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包括:
以时间轴作为横轴,以污染物浓度值作为纵轴,作出直角坐标系;
将所述所有数据点置于直角坐标系中;
对所述所有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拟合出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其中,所述数据点包括监测时刻和在该监测时刻所检测到的污染物浓度值两个维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所有数据点置于直角坐标系中,包括:使各数据点的监测时刻与所述横轴上的点进行对应,使各数据点的污染物浓度值与所述纵轴上的点进行对应,将各数据点绘制到直角坐标系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数据点判断方法,包括:
对于某数据点,计算在该数据点所在的检测数据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上该数据点处的曲线斜率绝对值,以及计算该数据点与其上一数据点的污染物浓度的差值绝对值;
将该数据点的曲线斜率绝对值和污染物浓度的差值绝对值分别与斜率阈值和第二差值阈值进行大小比较;
若曲线斜率大于斜率阈值,并且污染物浓度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则确定该数据点属于异常数据点;否则,确定该数据点不属于异常数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4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