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线框制作方法和引线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4212.3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庞宏林;何正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制作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制作方法和引线框结构,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该引线框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板材;在第一板材上形成凸台;在凸台上设置第二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一板材之间形成凹槽;在第二板材上开设沟槽,沟槽与凹槽连通,形成可润湿侧爬结构;设置引线框的引脚和支撑部,沟槽和凹槽位于引脚上;对支撑部和引脚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形成粗化表面;在粗化表面上设置保护层。该引线框制作方法在引脚内形成沟槽和凹槽,利用可润湿侧爬结构,有利于锡膏等焊接料从底部和侧壁爬入,连接强度高,可靠性及耐折弯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线框制作方法和引线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uad Flat No-leadPackage,缩写为QFN)结构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中,在使用QFN方形扁平无引线封装的情况下,不太容易看到可焊接或外露引脚或端子,就无法确认它们是否被成功地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此外,封装结构的边缘设有作为连接端子且暴露在外的覆铜,这些覆铜很容易被氧化,使得侧壁焊锡润湿很困难,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引线框制作方法和引线框结构,其能够提高引线框的引脚和电路板的焊接力,结构强度更好,焊接质量好,产品的可靠性以及耐折弯性更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引线框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板材;
在所述第一板材上形成凸台;
在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第一板材之间形成凹槽;
在所述第二板材上开设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凹槽连通,形成可润湿侧爬结构;
设置引线框的引脚和支撑部,所述沟槽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引脚上;
对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引脚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形成粗化表面;
在所述粗化表面上设置保护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板材上开设沟槽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板材上间隔开设多个沟槽,每个沟槽分别与所述凹槽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第一板材之间形成凹槽的步骤中:
将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板材的端部,以使所述凹槽与外界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板材上形成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第一板材之间形成凹槽,在所述第二板材上开设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凹槽连通,形成可润湿侧爬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板材上形成第一凸台;
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所述第二板材,以使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第一凹槽;
在所述第二板材上形成第二凸台;
在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第三板材,以使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在所述第三板材上开设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以形成可润湿侧爬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供第一板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板材的厚度减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二板材的步骤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安全阀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