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8548.9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磊;刘秀;张帅;杜军洋;李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4 | 分类号: | B60L58/24;B60L58/27;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池 包插枪控 温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包括:整车控制器在接收到插枪控温请求信号时,判断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是否满足;所述整车控制器在判断到所述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以使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时,发送第二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以进行所述电池包的控温。本发明可以控制电池包维持在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升用户驾驶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当电池包充满电时,具有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在此温度范围内,电池包性能最佳。交流充电流程结束后,电池包交流充电加热/制冷功能同步关闭,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条件下,车辆充满电且经过较长放置时间后,用户再次用车时电池包温度较低/较高,从而导致电池包不在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影响车辆驾驶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以控制电池包维持在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升用户驾驶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整车控制器在接收到插枪控温请求信号时,判断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是否满足;所述整车控制器在判断到所述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以使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时,发送第二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以进行所述电池包的控温。
进一步的,在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接收到插枪控温请求信号时,判断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是否满足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判断所述车辆的唤醒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判断到所述车辆的唤醒条件满足时,控制所述车辆唤醒并发出插枪控温请求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整车控制器在判断到所述插枪控温激活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以使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包括:所述整车控制器在判断到所述车辆的直流充电枪未连接、所述车辆的充电模式为立即充电、所述车辆的电源模式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车辆的车门处于落锁状态、以及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以外时,发送第一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以使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判断到所述车辆的唤醒条件满足时,控制所述车辆唤醒并发出插枪控温请求信号包括: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判断到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大于等于第一电量、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以外以及交流充电枪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所述车辆唤醒并发出插枪控温请求信号。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整车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车辆进入休眠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唤醒条件检测时间表检测所述车辆的唤醒条件是否满足,所述唤醒条件检测时间表为车辆进入休眠的时间和唤醒条件检测时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时,发送第二命令至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以进行所述电池包的控温包括: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开启时,检测所述车载充电机的温度;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在预设时间后发送所述第二命令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车载充电机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立即发送所述第二命令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命令包括使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控制热管理加热器和/或车载空调压缩机的功率的限值等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功率减去DC-DC转换器的功率的指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包插枪控温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8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