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钢预热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7194.6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黄桂斌;郭玉明;马文俊;韩凯峰;孙永林;江腾飞;冀建立;赵晓东;朱克然;刘道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钢 预热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钢预热控制方法,包括:将废钢装入转炉;其中,转炉的余热温度在可燃气体的燃点以上;进行废钢预热操作;废钢预热操作包括:控制转炉的第一底吹机构进行底吹可燃气体;在开始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一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第二底吹机构进行底吹氧气;在开始底吹氧气的第二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顶吹机构进行顶吹压缩空气;在开始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三时间间隔后,完成废钢预热操作;向转炉中加入铁水,进行转炉冶炼。本方法提供的转炉炉内废钢预热方法,与炉外钢包加热器进行废钢预热相比,显著的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废钢的预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钢预热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钢产量的提高,社会蓄积的废钢量也越来越多。根据预测结果,2025 年中国的社会废钢资源量为2.72~3.04亿吨,远超过2017年的1.75亿吨。因此,到2025年,除了电炉要消耗大量的废钢之外,转炉也要消耗大量的废钢,才能实现社会废钢的供给平衡。
提高转炉废钢比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降低热支出,二是增加热收入。废钢预热是提高热收入的主要方式。在转炉炼钢技术领域,传统的废钢预热方法采用的是炉外预热的方式,即在转炉外通过钢包加热器对废钢进行预热,但由于废钢运输调度等问题,待废钢加入转炉内时,废钢热损较大,预热效果较差;若需要保证预期的预热效果,则需要提高废钢预热温度,造成更多的能源耗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钢预热方法及控制系统,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转炉外废钢预热的预热效果较差,同时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钢预热控制方法,包括:
将废钢装入转炉;其中,转炉的余热温度在可燃气体的燃点以上;
进行废钢预热操作;废钢预热操作包括:
控制转炉的第一底吹机构进行底吹可燃气体;
在开始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一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第二底吹机构进行底吹氧气;
在开始底吹氧气的第二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顶吹机构进行顶吹压缩空气;
在开始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三时间间隔后,完成废钢预热操作;
向转炉中加入铁水,进行转炉冶炼。
可选的,可燃气体为天然气,在底吹天然气的过程中,控制天然气的管道压力为1.6~2.5MPa,供气强度为0.1~0.2Nm3/(min·t)。
进一步的,在底吹氧气的过程中,控制氧气的管道压力为1.6~2.5MPa,供气强度为0.2~0.6Nm3/(min·t)。
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顶吹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控制压缩空气的管道压力为0.7~1.2MPa,供气强度为0.1~0.2Nm3/(min·t)。
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将废钢装入转炉之后,在进行废钢预热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
进行第一摇炉操作,第一摇炉操作包括:
控制第一底吹机构和/或第二底吹机构底吹氮气或氩气,氮气或氩气的供气强度为0.2~0.4Nm3/(min·t);
根据预设摇炉范围,将转炉摇炉2~4次;
在第一摇炉操作完成后,将转炉摇至0°。
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进行废钢预热操作以后,方法还包括:
进行第二摇炉操作,第二摇炉操作包括:
控制第一底吹机构和第二底吹机构底吹氮气或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