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钢预热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7194.6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黄桂斌;郭玉明;马文俊;韩凯峰;孙永林;江腾飞;冀建立;赵晓东;朱克然;刘道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钢 预热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废钢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废钢装入转炉;其中,所述转炉的余热温度在可燃气体的燃点以上;
进行废钢预热操作;所述废钢预热操作包括:
控制转炉的第一底吹机构进行底吹可燃气体;
在开始所述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一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第二底吹机构进行底吹氧气;
在开始所述底吹氧气的第二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顶吹机构进行顶吹压缩空气;
在开始所述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三时间间隔后,完成所述废钢预热操作;
向所述转炉中加入铁水,进行转炉冶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为天然气,在底吹天然气的过程中,控制天然气的管道压力为1.6~2.5MPa,供气强度为0.1~0.2Nm3/(min·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吹氧气的过程中,控制氧气的管道压力为1.6~2.5MPa,供气强度为0.2~0.6Nm3/(min·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吹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控制压缩空气的管道压力为0.7~1.2MPa,供气强度为0.1~0.2Nm3/(min·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废钢装入转炉之后,在所述进行废钢预热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第一摇炉操作,所述第一摇炉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底吹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底吹机构底吹氮气或氩气,所述氮气或氩气的供气强度为0.2~0.4Nm3/(min·t);
根据预设摇炉范围,将所述转炉摇炉2~4次;
在所述第一摇炉操作完成后,将所述转炉摇至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废钢预热操作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第二摇炉操作,所述第二摇炉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底吹机构和所述第二底吹机构底吹氮气或氩气;
根据预设摇炉范围,将所述转炉摇炉2~4次;
在所述第二摇炉操作完成后,将所述转炉摇至0°;
重复所述废钢预热操作和所述第二摇炉操作2~4次后,向所述转炉中加入铁水,进行转炉冶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摇炉范围为-30°~30°。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3~6秒,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5~10秒。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间隔为60~120秒。
10.一种废钢预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装炉模块,用于将废钢装入转炉;其中,所述转炉的余热温度在可燃气体的燃点以上;
废钢预热模块,用于进行废钢预热操作;所述废钢预热操作包括:
控制转炉的第一底吹机构进行底吹可燃气体;
在开始所述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一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第二底吹机构进行底吹氧气;
在开始所述底吹氧气的第二时间间隔后,控制转炉的顶吹机构进行顶吹压缩空气;
在开始所述底吹可燃气体的第三时间间隔后,完成所述废钢预热操作;
冶炼模块,用于向所述转炉中加入铁水,进行转炉冶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1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