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充电系统、充电极性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1874.7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胜;皮凯俊;付金;李先岭;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16;B60L53/31;B60L53/60;B60L5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珉瑞 |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及其 充电 系统 极性 调整 方法 | ||
1.一种轨道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调整装置、控制器、车辆占用端采集模块、车辆运行方向采集模块以及沿轨道延伸方向安装在充电桩两侧的两个传感器;所述车辆占用端采集模块、车辆运行方向采集模块以及两个所述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极性调整装置通信;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轨道车辆经过,并在检测到有轨道车辆经过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车辆占用端采集模块用于发送车辆当前占用端信息,所述车辆运行方向采集模块用于发送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的顺序、车辆当前占用端信息以及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来判断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所述极性调整装置用于当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与充电桩的充电极性不一致时,调整充电桩的充电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判断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具体包括:
当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到占用端II,且先收到第一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I到占用端I,且先收到第二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定义为正;
当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到占用端II,且先收到第二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I到占用端I,且先收到第一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定义为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FID阅读器和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位于轨道车辆的两端,用于存储轨道车辆的车辆类型;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识别轨道车辆的车辆类型;所述充电桩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RFID阅读器的识别结果向所述整流模块发送调压指令,所述整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压指令调整所述充电桩的充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车辆占用端采集模块、车辆运行方向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通信。
6.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安装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充电系统。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轨道车辆充电系统调整充电极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是否有轨道车辆经过,并在检测到有轨道车辆经过时发出检测信号;
S2、根据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的顺序、车辆当前占用端信息以及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判断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
S3、比较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与充电桩的充电极性,若两者不一致,则调整充电桩的充电极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具体包括:
当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到占用端II,且先收到第一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I到占用端I,且先收到第二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定义为正;
当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到占用端II,且先收到第二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车辆当前运行方向信息为从占用端II到占用端I,且先收到第一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轨道车辆的充电极性定义为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识别轨道车辆的车辆类型,并根据识别结果调整充电桩的充电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8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