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的发动机支架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7455.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葛传英;杨佳峰;史义发;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成型 焊接 复合 模式 发动机 支架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的发动机支架总成,涉及发动机支架总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弯梁、加强板总成和支撑板总成,所述发动机支架总成的加强筋为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加强板总成包括有加强上件和加强下件,加强下件为避免焊接的模具成型方式加工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加强下件的中部为整体凸起的筋结构。本发明通过加强下件采用模具成型方式加工成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了焊接,保证了加强板总成整体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发动机横梁精度和强度要求,左右加强下件同时成型并能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制造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支架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的发动机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支架总成是悬挂在汽车大梁上的一种悬挂横梁总成,其安装面连接大梁腹面和下翼面,提高发动机位置大梁整体刚度,保证此位置大梁在正常振动和颠簸作用下的稳定状态。
发动机支架总成是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左右支撑板总成、左右加强板总成和弯梁。弯梁位于发动机下,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护发动机避免与底面石块等碰撞。又需承载发动机的重量,对于发动机支架强度需求较高。现有加强板总成,由加强上件和加强下件组成,加强上件和加强下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传统设计采用两条独立加强筋和加强上件焊接而成,焊接量大且易变形,焊接总成装配精度差,生产效率低下。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的发动机支架总成,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的发动机支架总成,包括弯梁、加强板总成和支撑板总成,所述发动机支架总成的加强筋为模具成型和焊接复合模式,所述加强板总成包括有加强上件和加强下件,所述加强下件为避免焊接的模具成型方式加工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加强下件的中部为整体凸起的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梁采用无缝钢管弯曲成型,所述弯梁两端穿入加强板总成突起加强筋上预留的孔中,而后焊接形成整体架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上件和加强下件焊接连接。所述加强上件采用折弯方式加工,所述加强下件采用突起加强筋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总成包括有底板、L型支架和支撑板加强筋,所述L型支架和支撑板加强筋焊接而成,所述底板与汽车大梁下翼面通过螺栓连接,L型支架与大梁腹面通过螺栓连接,L型支架和底板采用焊接方式形成90°结构,与大梁腹面和下翼面完全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总成与汽车大梁孔位相配合,所述发动机机架总成与大梁连接固定后无扭曲应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弯梁两端穿入加强下件上的突起加强筋上预留的孔中,而后焊接形成整体架构,将加强下件与加强上件焊接成整体架构,然后将底板、L型支架和支撑板加强筋焊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底板与汽车大梁下翼面通过螺栓连接,L型支架与大梁腹面通过螺栓连接;L型支架和底板采用焊接方式形成°结构,与大梁腹面和下翼面完全匹配,如此即安装完成,通过加强下件采用模具成型方式加工成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了焊接,保证了加强板总成整体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发动机横梁精度和强度要求,左右加强下件同时成型并能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制造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本发明的发动机支架总成整体强度更高,整体性更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