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7306.X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燕;刘伟庆;范瑜鑫;毛志敏;蔡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G01N21/03;G01N21/05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紫外 可见 光吸收 测试 薄层 流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的薄层流动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第三石英玻璃(3)、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和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
步骤1,所述的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和第三石英玻璃(3)均超声清洗干净,所述的第三石英玻璃(3)上刮涂一层纳米多孔TiO2薄膜后,与所述的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石英玻璃(2)和第三石英玻璃(3)均马弗炉480℃下烧结30min;
步骤2,所述的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在中间位置刻镂出可供步骤1中的纳米多孔TiO2薄膜透过的洞,作为以供溶液的流动腔(6),流动腔(6)的顶部镂刻角度朝上的三角形尖槽,流动腔(6)的底部镂刻角度朝下的三角形尖槽,以供实验过程中气泡的排出;
步骤3,所述的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在中间位置镂刻出一“回”字型槽,以作为水浴循环的控温腔(7);
步骤4,按第一石英玻璃(1)、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第二石英玻璃(2)、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第三石英玻璃(3)的顺序组装,第一聚四氟乙烯薄片(4)和第二聚四氟乙烯薄片(5)均嵌入导液管;
步骤5,步骤4的组装物用防水、化学性能稳定、可塑性强、粘度高的胶水封装,并用夹子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3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