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输送装置、线缆加工系统和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4177.9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韦伯;伊万·阿达里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迈士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1/04 | 分类号: | B65H51/04;B65H49/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输送 装置 加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的线缆输送装置(1),其中,线缆输送装置(1)包括用以引导线缆(3)的能够转动的第一辊(95)和能够转动的第二辊(96),使得线缆(3)能够以缠绕第一辊(95)和第二辊(96)的方式布置,线缆输送装置(1)具有用于传送线缆(3)的线缆驱动装置(4),第一辊(95)固定地布置,线缆输送装置(1)构造成,使得第二辊(96)被以力推离或拉离第一辊(95),第二辊(96)能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二辊(96)在第一状态下,被闩锁在第一位置中,在第二状态下借助力被以如下方式移动:使得第一辊(95)与第二辊(96)之间的间距根据两个辊之间的线缆(3)的长度来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输送装置、一种线缆加工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线缆输送装置用于从线缆集束或线缆源(例如转筒、线包或线桶)中拉出线缆,并将其输送给线缆加工机。这一过程在如果必须从容器中尽可能均匀地拉出线缆以防止线缆卡住时,是必需的。线缆加工机必须在加工步骤中一再地停止线缆,然后再次将其加速到较高的传送速度,以实现大的产量。因此,线缆输送装置承担暂存器或缓冲器的任务,该缓冲器补偿线缆加工机相对于集束的动态工作方式。
存在简单的线缆输送装置,其设计用于连续地填充其储存器。这些线缆输送装置成本低廉地构造有以弹簧加载的偏转臂。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将线缆穿入这样的输送系统中是很复杂的。偏转臂在开始时处于最大位置。操作人员必须手动填充整个储存器。在此,操作人员将线缆拉出几米,并始终使线缆保持在拉紧应力下。这非常复杂,并且穿入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除了简单的线缆输送装置外,还存在复杂的线缆输送装置,这些设备大多集成到线缆加工机中。通常可以通过致动器(马达或压缩空气缸)主动地控制这种线缆输送装置的暂存器,使得两个辊之间的距离借助致动器改变。当操作人员穿入线缆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在此,暂存器被置于其最小位置。然后,与简单的线缆输送装置相比,操作人员将短得多的线缆长度穿入。在穿入后可以自动填充暂存器。这样的线缆输送装置昂贵且技术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线缆输送装置及一种线缆加工系统及一种用于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的方法,所述线缆输送装置/所述线缆加工系统/所述方法在技术上简单地构造或在技术上易于实施。
该目的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线缆输送装置或按照本发明的线缆加工系统或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向线缆加工机输送线缆的方法来实现。
特别地,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的线缆输送装置来实现,该线缆输送装置以如下方式包括用于引导线缆的可转动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使得线缆缠绕第一辊和第二辊地布置,其中,线缆输送装置具有用于传送线缆的线缆驱动装置,第一辊固定地布置,线缆输送装置被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第二辊在力的作用下,被从第一辊推离或拉离,第二辊可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二辊在第一状态下被闩锁在第一位置,并且在第二状态下以如下方式被力移动,使得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的距离根据两个辊之间的线缆长度而变化。
在此有利的是,线缆输送装置在技术上简单且成本低廉。另外,线缆在技术上能够简单而且快速地在线缆输送装置中安装和穿入,因为两个辊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并且因此为了穿入可以调整为较小的值。在基本位置或在第一状态下,两个辊之间的距离可以特别小。另外,由于线缆输送装置的复杂度低,因此线缆输送装置特别鲁棒或不易出错。另外,线缆输送装置在技术上可以简单地连续地从线缆源(例如集束、转筒等)中取出线缆,并且分步地有间断地将线缆输送给线缆加工机。线缆输送装置还可以暂时储存大量或较大长度的线缆。另外,不需要主动驱动第二辊的致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迈士瑞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迈士瑞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