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153.X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舒胜锋;朱子玉;巫浩;刘雅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2;E03F3/02;B01D29/56;B01D29/01;B01D2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贾晓庆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回收结构(1)、泵坑(2)和雨水利用结构(3);
所述雨水回收结构(1)包括集水管(11)和导流管(12),所述集水管(11)埋设于绿地(4)的下凹区(41)的下方;
所述泵坑(2)设有隔墙(21),所述隔墙(21)的上方设有滤网(22),所述隔墙(21)与滤网(22)将所述泵坑(2)分成第一室(25)与第二室(26);
所述导流管(12)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管(11)连接,所述导流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室(25)连接;
所述雨水利用结构(3)包括潜水泵(31)、水管(32)和取水器(34),所述潜水泵(31)设于所述第二室(26),所述水管(32)的一端与潜水泵(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水器(34)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管(11)的材质是热塑性合成树脂加热熔化后通过喷嘴挤压出纤维丝叠置在一起,再将其相接点熔结成三维立体的多孔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11)的外表面设有防渗水土工布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2)的外表面设有防渗水土工布层(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26)的顶部的一侧设有溢流管(23),所述溢流管(23)与市政管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利用结构(3)还包括支墩(33),所述取水器(34)连接于所述支墩(33),所述取水器(34)高出所述绿地(4)的表面;
所述第二室(26)的顶部设有检修口(24);
所述水管(32)为耐压柔性管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坑(2)设于绿地(4)表面的下方。
8.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三维立体的多孔材料的集水管(11)收集绿地(4)的下凹区(41)下渗至土壤中的雨水;
收集后的雨水于泵坑(2)中进行过滤;
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潜水泵(31)输送至取水器(34)并用于灌溉或清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雨水先经过防渗水土工布层(13)的过滤后再流入集水管(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泵坑(2)中积聚的雨水超过一定容量后通过溢流管(23)排至市政管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1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