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0549.0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汤锃锴;郑恩辉;陈锡爱;徐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D1/00 | 分类号: | B64D1/00;B64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会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悬挂 负载 无人 小车 对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小车、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和小车负载对接机构;所述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底部,小车负载对接机构设置在无人小车顶部;所述小车负载对接机构与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互相对接;所述小车负载对接机构包括漏斗型对接开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方法,对接两端采用了抓钩和漏斗形设计,抓钩形设计结构控制方便简单稳定性好,对接完成后对接程度牢固;漏斗形设计为无人机定位的精度要求提供了偏差值允许,完善了对接系统算法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对接的精度与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无人空中飞行器,简称无人机作为极具灵活性的平台,日益成为人类完成各类不同任务的得力助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人机价值在于形成空中平台,结合其他部件扩展应用,替代人类完成空中作业。随着无人机研发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军事用途外,还包括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森林防火以及影视航拍等民用领域,且其适用领域还在迅速拓展。
无论军事应用还是民用中,无人机悬挂负载运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无人机应用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自主货物运送来说,无人机同直升机是最理想的飞行器。因为它们易操作,结构独立完整,可垂直起飞、降落、悬停于指定点。但是目前无人机悬挂式运输多半为人工安装后执行运输任务,花费大量人力资源,不符合当前自动化操作的发展前景。
同时近年来,无人小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应用到物流、家庭服务、工业等领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无人小车在工业生产、国防军事、服务行业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无法人为深入进行无人小车调度的环境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将无人机悬挂式运输技术广泛应用于无人小车的调度运输也成了当前领域研究的一大课题。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读定位对接的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小车、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和小车负载对接机构;
所述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底部,小车负载对接机构设置在无人小车顶部;所述小车负载对接机构与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互相对接;
所述小车负载对接机构包括漏斗型对接开口;
所述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弹簧结构、微型驱动结构和抓钩结构;
所述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结构与无人机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微型驱动电机结构可以控制抓钩结构的闭合张开;
所述抓钩结构可以与漏斗型对接开口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无人机和无人小车的对接。
作为对本发明无人机悬挂式负载无人小车的对接装置的改进:
所述缓冲弹簧结构包括上缓冲片、缓冲弹簧、缓冲活塞、下缓冲螺母、缓冲槽和底部连接片;
所述上缓冲片与无人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缓冲片底部与缓冲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活塞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上缓冲片连接,另一端与下缓冲螺母连接;
所述下缓冲螺母固定设置在缓冲槽的开口处;所述缓冲活塞伸入到缓冲槽中;
所述缓冲槽底部设置有底部连接片;所述底部连接片与无人机负载对接机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剖体表示与实况图像的配对
- 下一篇:一种卡装式射频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