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工艺制备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9132.2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静;邓坤学;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4;A61L27/22;A61L27/16;A61L27/18;A61L27/20;A61L27/54;A61L27/58;A61F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制备 复合 组织 修复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涂覆工艺制备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包括:
纳米纤维膜、编织网片和黏附材料,其中,所述黏附材料位于所述纳米纤维膜与所述编织网片之间且所述黏附材料嵌入到所述纳米纤维膜和所述编织网片的孔隙中;
所述黏附材料包括蛋白质类化合物;
所述纳米纤维膜和所述编织网片通过所述黏附材料进行涂覆工艺实现复合,所述纳米纤维膜与所述编织网片之间的剥离强度为20~75cN/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还包括防粘连层,所述防粘连层黏附于所述编织网片的与纳米纤维膜所在侧相反的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的断裂强度为8~1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的断裂伸长量为20~2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的孔隙率为5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包括胶原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包括经改性处理的蛋白质类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为经改性处理的胶原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复合组织修复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溶解,得到黏附材料溶液;
将所述黏附材料溶液涂覆在所述纳米纤维膜上,并静置;
将所述编织网片平铺于所述黏附材料溶液上挥发干燥,得到所述复合组织修复补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黏附材料的分子量和/或所述黏附材料溶液的浓度,使得所述黏附材料溶液从所述编织网片的孔隙中溢出并在所述编织网片的与纳米纤维膜所在侧相反的面上形成防粘连溶液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附材料溶液的厚度为0.1~3mm;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72h;所述黏附材料溶液中,所述黏附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附材料溶液的厚度为1~2mm;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4~48h;所述黏附材料溶液中,所述黏附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0~20%。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包括经改性处理的蛋白质类化合物;所述改性处理包括:采用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的步骤。
14.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包括经改性处理的胶原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交联剂包括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京尼平、醛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类化合物包括经改性处理的胶原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交联剂包括碳化二亚胺、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一种或两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的温度为10~70℃;所述改性处理的时间为1~7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91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