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的打磨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5927.6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明;史天亮;黄飞;罗德昭;潘杰;李剑;李志鹏;李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E0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 地址: | 650217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打磨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砟轨道打磨技术,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采用轨道扣件调整方法整治无砟轨道上拱病害导致治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包括: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目标钢轨的实际轨温与钢轨锁定温度;顶推装置,用于对所述目标钢轨进行垂向顶推和横向顶推;打磨装置,用于在对所述目标钢轨完成顶推后,对待打磨的承轨台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砟轨道打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具有避免飞溅道砟、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少等优点。
无砟轨道必须构建于坚实、稳定的基础上,若基础发生变形将引起轨道几何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列车限速,甚至中断运营。几何变化的其中一种“上拱”病害尤为突出,在全路营运高铁线路中已成为一大难题。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采用轨道扣件调整方法来处理上拱病害,这种方法会影响列车运营效率,且需要消耗不少的经济资源,治理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及方法,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采用轨道扣件调整方法整治无砟轨道上拱病害导致治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包括:
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目标钢轨的实际轨温与钢轨锁定温度;
顶推装置,用于对所述目标钢轨进行垂向顶推和横向顶推;
打磨装置,用于在对所述目标钢轨完成顶推后,对待打磨的承轨台进行打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垂向顶推件及横向顶推件,所述垂向顶推件及横向顶推件分别用于对对所述目标钢轨进行垂向顶推和横向顶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垂向顶推件包括:垂向驱动部及设置于垂向驱动部输出端的钢轨夹头;
所述横向顶推件包括:横向驱动部及设置于横向驱动部输出端的钢轨夹头;
其中,所述垂向驱动部的输出端垂直于所述横向驱动部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目标钢轨的长度方向,所述垂向顶推件与横向顶推件间隔分布,相邻的所述垂向顶推件与横向顶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8米。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垂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及钢轨夹头;
所述垂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目标钢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所述垂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能够与所述钢轨夹头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垂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能够与所述钢轨夹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砟轨道承轨台的打磨系统还包括:应力应变测试装置,用于在对所述目标钢轨进行顶推的过程中测量所述目标钢轨的应力。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承载机构、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及打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具有用于带动所述打磨装置沿无砟轨道运动的行走系;所述移动机构与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磨机构相对待打磨的承轨台运动;所述打磨机构用于对待打磨的承轨台进行打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安装至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至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安装至所述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