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719.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升;韩俊;盛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7;B60L53/6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充电 测试 装置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能进行监控充电电量、充电时间,并可以随时结束充电,智能充电节点应部署在能和中控网关通信的区域,智能充电节点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充电接口,并完成充电电量、电压、有功功率的采集和充电电能的计量,可实现充满自动断电和突发异常情况自动断电,充电节点通过LoRa无线传输模块和中控网关进行通信,中控网关用4G模块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双向通信,中控网关收集智能充电节点的数据,然后利用4G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并负责解析服务器下发命令,实现对充电节点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具有多种充电模式,能按时长充电并自动充满以及可以预约充电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系统管理不便、安全性低,例如AGV充电、电动车充电、充电桩充电等的充电系统有的没有监测装置,有的监测装置效果很差,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问题,造成过量充电,甚至造成电池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具有多种充电模式,能按时长充电并自动充满以及可以预约充电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具有多种充电模式,能按时长充电并自动充满以及可以预约充电,充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池包数据,分析电池包健康信息,实时监控电池包状态,发现故障立即诊断并上报,能进行监控充电电量、充电时间,并可以随时结束充电,智能充电节点应部署在能和中控网关通信的区域,智能充电节点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充电接口,并完成充电电量、电压、有功功率的采集和充电电能的计量,可实现充满自动断电和突发异常情况自动断电,充电节点通过LoRa无线传输模块和中控网关进行通信,中控网关用4G模块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双向通信,中控网关收集智能充电节点的数据,然后利用4G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并负责解析服务器下发命令,实现对充电节点的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解决AGV充电、电动车充电、充电桩充电等的充电系统管理不便、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该系统的智能充电节点通过RN8209模块实现对AGV充电、电动车充电、充电桩充电的充电电压、电流和功率的采集,并利用这些数据判断充电状态,异常时自动关闭。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电能的计量,而且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系统的中控网关通过LoRa无线模块与多个智能充电节点通信,并通过4G模块实现了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测试结果表明,LoRa无线能够穿透地下室,通信距离达到300m,网关与服务器通信稳定。本发明实现了对AGV充电、电动车充电、充电桩充电等充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充电节点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中控网关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能检测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LoRa无线传输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4G模块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智能充电节点软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中控网关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