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719.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升;韩俊;盛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7;B60L53/6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充电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服务器、中控网关和智能充电节点具有多种充电模式,能按时长充电并自动充满以及可以预约充电,充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池包数据,分析电池包健康信息,实时监控电池包状态,发现故障立即诊断并上报,能进行监控充电电量、充电时间,并可以随时结束充电,智能充电节点应部署在能和中控网关通信的区域,智能充电节点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充电接口,并完成充电电量、电压、有功功率的采集和充电电能的计量,可实现充满自动断电和突发异常情况自动断电,充电节点通过LoRa无线传输模块和中控网关进行通信,中控网关用4G模块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进行双向通信,中控网关收集智能充电节点的数据,然后利用4G模块上传到服务器,并负责解析服务器下发命令,实现对充电节点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所述智能充电节点和中控网关组成硬件系统,智能充电节点设计了RN8209电能检测电路和LoRa无线传输电路,负责控制、监测充电,并与中控网关进行通信,中控网关设计了4G联网通信、LoRa无线传输、人机交互电路,负责管理一个站点所有的智能充电节点,并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所述智能充电节点采用电能检测电路,电能检测电路中的充电桩使用电流互感器采集电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做AD转换来采集电流,采用RN8209D单相电能计量芯片,采用完全差分输入方式测量电流和一路电压,可同时采集电流、电压、功率,有效值误差小,满足充电节点的监测需求,能进行电压、功率的检测,管脚4、RN8209D芯片的管脚5为电流通道A,使用5mΩ的锰铜作为采样电阻,锰铜的温漂系数小,电流检测可靠性高,RN8209D芯片的管脚8、管脚9为电压通道,跨接在零线和火线之间,L_IN为火线,N_IN为零线,把火线作为参考地,接火线的采样就可以减少限流电阻,简化电路,电压采集接零线的一端需要串联1~2MΩ限流电阻,选为4个300kΩ电阻,其中一个电阻短路只会造成电表不准,并不会损坏设备,采集时为了抗混叠,并联1kΩ电阻和33nF电容,RN8209D芯片的管脚12接电源3.3V正极,RN8209D芯片的管脚13、管脚14、管脚15、管脚16与STM32用SPI接口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所述LoRa无线传输模块的电路中芯片采用AS32芯片,LoRa无线传输模块采用LoRa扩频传输,工作频率在410~441MHz,共计32个信道,每个信道间隔1M,发射功率最大达到20dBm,空中速率最大19.2kbit/s,采用循环交织纠错编码算法,纠错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且自带看门狗,无需外部复位,通信时,AS32芯片的通信信道和传输速率必须设置一致,否则将无法通信,AS32芯片的管脚4、管脚5接地,选择一般透明传输模式,即一个模块发送数据,其他都能收到,AS32芯片的管脚6为天线引脚,预留一个π型阻抗匹配电路,ANT为天线接口,用LoRa无线传输模块做了相当于无线中继的功能,在使用9.6kbit/s速率时就能穿透地下室,与地面的中控网关稳定通信,解决了在地下室等地方网络信号差甚至无信号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有线连接布线复杂的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所述中控网关采用4G传输电路,4G传输电路使用4G模块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4G模块采用L710芯片,DC:3.3~4.4V供电,支持AT指令操作,L710芯片在使用时,会由于网络异常出现socket通道用不了的情况,必须设计硬件复位,使用TPS54202电源芯片提供3.6V电压给L710芯片供电,并由STM32控制TPS54202的输出端。L710芯片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重新上电的方式进行复位,L710芯片模块使用双天线设计,其中MAIN_ANT用于发射接收RF信号,必须接天线,DIV_ANT只用于接收,能提高接收灵敏度,并提高下载速率,可不接,模块和天线之间预留π型电路供阻抗匹配调试,阻抗控制在50Ω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7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