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管理装置、机器人管理方法以及机器人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2902.0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坂口浩之;塚本智宏;栁田梦;新井敬一郎;达富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管理 装置 方法 以及 系统 | ||
1.一种机器人管理装置,为管理对来访设施的来访者进行服务的、能够自己行走的引导机器人(3)的机器人管理装置(4),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施内图像获取部(451),其获取由设置于所述设施的拍摄部(11)拍摄的设施内图像;
来访者确定部(454),其基于由所述设施内图像获取部(451)获取的所述设施内图像来确定来访所述设施的来访者;以及
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其向该引导机器人(3)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向来访者的近旁移动,
当由所述来访者确定部(454)基于所述设施内图像判定为不能确定来访者时,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向该引导机器人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向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的近旁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来访者群组确定部(455),所述来访者群组确定部(455)基于由所述设施内图像获取部(451)获取的所述设施内图像来确定来访所述设施的来访者群组,
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在由所述来访者群组确定部(455)确定出的来访者群组中存在由所述来访者确定部(454)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的情况下,向该引导机器人(3)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向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所属的来访者群组的近旁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还向所述引导机器人(3)输出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执行促使由所述来访者确定部(454)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变为基于所述设施内图像能够确定这样的该来访者的位置或姿势发生变化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向所述引导机器人(3)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沿着将通过平面视图由所述来访者确定部(454)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和所述拍摄部(11)连接起来的路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机器人(3)具有能够移动视线的虚拟眼睛(306),
所述机器人管理装置(4)还具有机器人视线指示部(453),所述机器人视线指示部(453)向所述引导机器人(3)输出对所述虚拟眼睛(306)的视线方向进行控制的视线控制信号,
所述机器人视线指示部(453)向由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的移动指令移动至来访者的近旁的所述引导机器人(3)输出所述视线控制信号,以促使该来访者的位置或姿势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4),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视线指示部(453)向所述引导机器人(3)输出所述控制信号,以使由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部(457)的移动指令移动至来访者的近旁的所述引导机器人(3)的所述虚拟眼睛(306)的视线朝向拍摄部(11)的方向。
7.一种机器人管理方法,为管理对来访设施的来访者进行服务的、能够自己行走的引导机器人(3)的机器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由设置于所述设施的拍摄部(11)拍摄的设施内图像的设施内图像获取步骤;
基于在所述设施内图像获取步骤中获取的所述设施内图像来确定来访所述设施的来访者的来访者确定步骤;以及
向该引导机器人(3)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向来访者的近旁移动的机器人移动指示步骤,
所述机器人移动指示步骤包括,当在所述来访者确定步骤中基于所述设施内图像判定为不能确定来访者时,向该引导机器人(3)输出移动指令,以使所述引导机器人(3)向判定为不能确定的来访者的近旁移动。
8.一种机器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管理装置(4);
拍摄部(11),其设置于设施,能够与所述机器人管理装置(4)进行通信;以及
引导机器人(3),其配置于所述设施,对来访所述设施的来访者进行服务、能够自己行走且能够与所述机器人管理装置(4)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29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