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0862.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霏;李智威;唐学军;柯方超;周秋鹏;孙利平;廖晓红;贺兰菲;高晓晶;熊川羽;王巍;周蠡;陈然;姜山;董弘川;周英博;马莉;熊一;明月;张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H01B17/38;H01B17/46;H01B17/50;C09D183/04;C09D133/00;C09D127/18;C09D5/08;C09D5/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 ||
1.一种复合绝缘子,包括芯棒(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绝缘子还包括支撑座总成(2)、对称布置在芯棒(1)两侧的一号避雷器(3)和二号避雷器(4)、位于芯棒(1)上方的导电上座(8)、引弧棒(9),所述芯棒(1)、一号避雷器(3)、二号避雷器(4)的下端均与支撑座总成(2)固定连接,所述芯棒(1)的上端连接有横向连接杆(5),所述横向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一号避雷器(3)、二号避雷器(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芯棒(1)的中部套设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环(6)通过绕其周圈均匀布置的多个锚固绳(7)与支撑座总成(2)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上座(8)包括导电外壳(81)、连接弹簧(82)、连接块(83)、绝缘块(84),所述导电外壳(8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弹簧(82)、连接块(83)、绝缘块(84)位于导电外壳(81)的内部,连接弹簧(82)的上端与导电外壳(81)的顶板(81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弹簧(82)的下端依次通过连接块(83)、绝缘块(84)与芯棒(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弧棒(9)包括引弧管(91)及其内部设置的一号导电线(92),所述引弧管(91)、一号导电线(92)的一端与连接块(83)外部套设的连接环(85)固定连接,引弧管(91)、一号导电线(92)的另一端延伸至二号避雷器(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子还包括绕芯棒(1)的周圈均匀布置的多个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两端分别与芯棒(1)的外壁、支撑环(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管(9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一号喷弧通孔(93),一号导电线(92)的中部通过二号导电线(94)与二号避雷器(4)内部的三号导电线(41)上端相连接,三号导电线(41)的下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外壳(81)上开设有供引弧管(91)穿过的通孔(812),所述通孔(812)的直径大于引弧管(9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的内部设置有四号导电线(12),所述四号导电线(12)的上端与绝缘块(84)固定连接,四号导电线(12)的下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总成(2)包括基座(21)、镶嵌在基座(21)中部的支撑垫(22),所述芯棒(1)的下端与支撑垫(2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避雷器(3)、二号避雷器(4)、锚固绳(7)的下端均与基座(21)固定连接,且基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二号喷弧通孔(211),所述四号导电线(12)的下端依次穿过支撑垫(22)、基座(21)后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杆(5)、连接块(83)、连接环(85)的制造材料均为导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8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