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多点解算的铁塔姿态预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8095.5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云;王立国;尹鹏;吴仁利;翟旺勋;周瑾;周鹏;孙晨;院利军;张志韬;彭朝亮;张岩;张晓远;王鹏;尹一凡;马占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研究设计实验中心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9/00;G01C15/00;G01C25/00;G01S19/41;G01S19/43;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定位 多点 铁塔 姿态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多点解算的铁塔姿态预警装置,包括铁塔、摄像头、反光板、天线一、天线二、天线三、天线四,所述铁塔的顶部四个方向上分别设有天线一、天线二、天线三、天线四,铁塔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方向上设有反光板,反光板的上方垂直位置设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安装在铁塔的上部,摄像头、反光板和激光发射器的位置关系满足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经过反光板后被摄像头捕捉,铁塔的内部设有预警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北斗差分定位技术,高精度测量铁塔姿态和沉降。2、四个天线的配合使用,实现铁塔多位置融合解算,进行指数滤波,消除数据的抖动,提高铁塔形变模块建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多点解算的铁塔姿态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铁网络建设和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铁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铁路通信,成为高铁高效和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对铁塔运行状态检测采用计划周期巡检方法,这些是非常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但相对于实时监测的需求来说,上述手段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且某些参数人工实测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不足,从而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运行现状中存在的隐患以及目前采取措施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技术实现的铁塔预警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多点解算的铁塔姿态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多点解算的铁塔姿态预警装置,包括铁塔、摄像头、反光板、天线一、天线二、天线三、天线四,所述铁塔的顶部四个方向上分别设有天线一、天线二、天线三、天线四,铁塔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方向上设有反光板,反光板的上方垂直位置设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安装在铁塔的上部,摄像头、反光板和激光发射器的位置关系满足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经过反光板后被摄像头捕捉,铁塔的内部设有预警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预警系统包括天线部分、后台监控平台、监控预警主机和激光监控模块,监控预警主机分别连接天线部分、后台监控平台和激光监控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监控预警主机包括路由器、ARM主控芯片及外设、GNSS接收机、电源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ARM主控芯片及外设分别连接路由器、GNSS接收机、电源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激光监控模块包括激光模块和监控摄像头,激光模块与ARM主控芯片连接,监控摄像头与路由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四个独立的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GNSS接收机有四个,分别连接独立的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台监控平台内部设有差分定位基准站和数据接收存储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北斗差分定位技术,高精度测量铁塔姿态和沉降。2、四个天线的配合使用,实现铁塔多位置融合解算,进行指数滤波,消除数据的抖动,提高铁塔形变模块建立的准确性。3、实现远端监控,设定预警阈值,远端控制和监控铁塔。4、结合激光射线的直射,将空间相对定位和绝对垂线相结合,测量铁塔姿态的同时,可以验证铁塔姿态测量的正确性,防止误预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硬件连接框架示意图。
图中:天线一-1、天线二-2、天线三-3、天线四-4、摄像头-5、反光板-6、激光发射器-7、铁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研究设计实验中心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工程局集团北京研究设计实验中心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