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055.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俐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B1/08;B66B5/00;B66B13/14;B66B11/02;B66B11/00;B66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3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高楼 逃生 日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包括:缓降轮,两个为一组,主运转,楼顶楼底各设一个,为一组主缓降轮,在两轮之间设若干组副缓降轮;环形钢丝绳,主传送,按主副类型套紧在每组缓降轮外围;U形平衡导轨,按类型设在每组缓降轮之间;电制动器,与主缓降轮相接触,并固定在底座上;载客折叠挂舱,按类型比均匀固定在主环形钢丝绳上;减速马达,主系统平层和上行,通过单向齿轮与主缓降轮齿相接触,并固定在底座上;滑道,主接收逃生者,设在楼底主缓降轮下方;入舱门和操控开关,主出入保护和操控系统运行,设在楼层入口处;本系统上行时用电,下行时利用人体自重下行,节能环保,快捷高效,紧急逃生和日常出入均可使用,凡楼房均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的都市里高楼林立,少则三四十层,多则四五十层的大楼,仿佛挨在了一起,让人深感壮观;随着高楼的起建,使人类生活范围渐离地面,住在高楼里视野广,光线足,尘土少,不受市声干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危险性却远比住在平低的房子高;高楼逃生是一个重要问题;火灾、地震自古难免,至今尤为惨烈;高楼一旦失火,住在上层者既无法往下逃生,也无法向上逃生,且非救援支梯所及;地震一旦来临人们没有办法以快速的行动通过楼道逃到地面;此时唯有依靠平时建立的逃生系统利用最初的逃生黄金时间逃离到安全的地面;高楼逃生系统种类颇多,诸如高楼逃生绳,缓降机,楼道滑梯,高楼逃生速滑袋等;但是,不是过于简单不安全,就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维护,要么就是缺少公共使用效率,不能作为大多数家庭共同使用的安全设施;面对消防设施,人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消防设施天天看,用时急得直冒汗,关键时刻不是不懂操作就是设施已经老化损坏疏于平时的检修维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时时检修,时时维护,天天都好用呢?现有的高楼逃生设施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只有在紧急状况下才能使用,平时就是个摆设,根本没有尝试和习惯的机会,那么能不能研制一个既能日常使用又能用来紧急逃生而且还不用任何动力的节能环保的高楼逃生兼日用设备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的公共高楼逃生系统;使高楼住户,不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方便快捷的逃离到安全的地面,更多的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能方便人们的日常出入,一举两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包括:缓降轮,两个为一组,主要负责为系统提供缓降阻力达到安全的缓降运转速度,楼顶楼底各设一个为一组主缓降轮,在两个所述主缓降轮之间设若干组副缓降轮;环形钢丝绳,为环形,两根为一组,主要负责为系统传送上下行乘客或下行逃生人员,按主副类型套紧在每组缓降轮外围的钢丝绳槽里;U形平衡导轨,为U形,两根为一组,主要负责系统平衡,按主副类型设置在每组缓降轮之间;电制动器,主要负责系统制动,与主缓降轮轴或与主缓降轮外壳凸出套轴相接触,并固定在固定底座上;载客折叠挂舱,分为软保护折叠挂舱和简易折叠挂舱,主要负责承载乘客,通过十字卡扣和轴承均匀固定在主环形钢丝绳上,并设置于主U形平衡导轨中;减速马达,主要负责系统平层和上行需要,通过单向齿轮与所述主缓降轮相接触,并固定在固定底座上;滑道,主要负责接收逃生人员,设在楼底主缓降轮下方;入舱门和操控开关,主要负责出入防火保护和操控系统运行,设在系统楼层入口处;井道既为乘客日常通行的通道,其内壁平整光滑,表面贴有光滑防火布料,摩擦力非常小,当乘客接触到时,不存在擦伤、夹伤、剪切的危险。
本发明所述的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灵活,即可以满足楼房住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出入使用,也可以在紧急状态下做安全逃生设备使用,既满足了日常出入需求又熟练掌握了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也适应习惯了逃生设备的具体环境,更好地让逃生设备融入人们的生活,使逃生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俐,未经王秋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用的防逃跑装置
- 下一篇: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