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牛蒡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6375.2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昊;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心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3 | 代理人: | 郑志德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牛蒡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牛蒡茶制备工艺,制作工艺主要步骤如下:选择质量好、粗细均匀的牛蒡,洗净泥土后去皮,用牛蒡切片机将牛蒡切成3~4mm的切片。切片浸泡在含有0.1%柠檬酸和0.02%二氧化氯的杀菌护色液中10min,沥干水分后,于70~80℃牛蒡烘干机中预热至含水率30%以下,再次放入真空微波干燥仪中,真空度0.06~0.09MPa,温度55~70℃,继续干燥至含水率8%以下。本方法优化了牛蒡茶加工工艺,提升了牛蒡茶的品质,为牛蒡茶的深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茶品研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牛蒡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牛蒡(Arctium lappa L.)又名东洋牛鞭菜,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欧、克什米尔地区、欧洲等地。牛蒡既可以作为烹饪食材,其果、叶、根也可以入药。牛蒡根含有多糖、牛蒡甙和木脂素等活性物质精氨酸、天冬氨酸、膳食纤维、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C、B6等含量都较高,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抗氧化、清热消炎的作用。牛蒡根由于纤维素含量高,采用烹饪、常规焙烤加工,口感粗糙、苦涩。牛蒡茶是以牛蒡根为原料,经切片、高温烘烤制成的绿色茶品,既很好地保留了牛蒡根的营养保健作用,又极大改善了口感,携带方便,因此备受消费者欢迎。
传统工艺加工牛蒡茶以晒干和高温烘烤为主。生产的牛蒡茶产品品质不高,存在香气不足、茶汤缺少黄色光泽、滋味清淡、茶片外形不美等缺点,容易失去部分营养物质,主要体现在糖类、多酚类、氨基酸及芳香物质较少,不利于牛蒡营养物质作用的发挥。影响牛蒡茶口感,降低其营养与保健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牛蒡茶制备工艺,以回应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选择质量好、粗细均匀的牛蒡,洗净泥土后去皮,用牛蒡切片机将牛蒡切成3~4mm的切片。将切片浸泡在含有0.1%柠檬酸和0.02%二氧化氯的杀菌护色液中10min,沥干水分;将杀菌护色处理后的切片置于牛蒡烘干机中,设置温度为70~80℃,预热至含水率30%以下,取出;将烘干后的切片再次放入真空微波干燥仪中,设置真空度0.06~0.09MPa,温度55~70℃,继续干燥至含水率8%以下;将得到牛蒡根切片检验筛选后包装,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工艺通过微波真空干燥方式制备牛蒡茶,较传统工艺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牛蒡茶产品质量,减少了牛蒡茶多糖的损失,为牛蒡茶的深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选择质量好、粗细均匀的牛蒡,洗净泥土后去皮,用牛蒡切片机将牛蒡切成3mm的切片。将切片浸泡在含有0.1%柠檬酸和0.02%二氧化氯的杀菌护色液中10min,然后取出,沥干水分;将杀菌护色处理后的切片置于牛蒡烘干机中,设置温度为70℃,预热至含水率30%以下;将烘干后的切片取出后立即放入真空微波干燥仪中,设置真空度0.06MPa,温度55℃,继续干燥至含水率8%以下;将得到牛蒡根切片检验筛选后包装,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