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5782.1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军;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16/27;G06F16/28;G06F21/64;G06F21/60;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储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电子 病历 共享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单位创建区块链节点,形成初始区块链联盟链网络;
创建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并录入相关医疗信息,生成唯一标识码;
医疗单位将电子病历按照医疗特性进行分级分类,存入不同的数据库,涉及电子病历共享的数据库与区块链节点连接;
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单位设置有统一的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注册基本信息,客户端通过p2p网络向联盟链主节点发起电子病历请求;
接收到电子病历请求后主节点向联盟链中所有节点广播该请求,收到达成共识的节点应答后,向链外的数据库发起检索请求,根据患者电子病历的唯一标识码获得该用户请求的电子病历数据;
区块链节点服务器将当前时段内请求的电子病历数据整理汇总,创建区块并写入区块链;
用户包括患者和医疗单位,在通过身份验证后获得操作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医疗特性进行分级分类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电子病历按照患者具体就诊科室和病症详情进行分类,将同一就诊科室和病症详情相似的电子病历归为一类;同一类目下依据现阶段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病症程度分级,包括病故、重症、轻症、健康四个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单位涉及电子病历共享的数据库中每一份电子病历档案在存入数据库时都进行哈希值计算,计算得到的哈希值保存于区块链联盟链网络中;在电子病历被检索成功并同步存储于区块链网络后,计算电子病历的哈希值并与该电子病历保存于区块链联盟链网络中的哈希值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病历在上传写入区块链网络前需要通过公钥进行加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过客户端注册基本信息,从而获得身份ID和用户属性集,进一步将身份ID和用户属性集发送至认证中心CA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认证中心CA为用户生成私钥并发送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电子病历请求时,区块链网络将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用户的操作权限;患者的操作权限包括查看个人电子病历、上传个人电子病历、设置个人电子病历访问控制策略,医疗单位的操作权限包括查看其他医疗单位共享的患者电子病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患者的电子病历被请求共享时,将触发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通过客户端向患者推送个人电子病历共享请求;若患者同意该请求,则使用个人私钥进行签名,授权个人电子病历上传共享至区块链网络。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程序,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单位创建区块链节点,形成初始区块链联盟链网络;
创建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并录入相关医疗信息,生成唯一标识码;
医疗单位将电子病历按照医疗特性进行分级分类,存入不同的数据库,涉及电子病历共享的数据库与区块链节点连接;
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单位设置有统一的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注册基本信息,客户端通过p2p网络向联盟链主节点发起电子病历请求;
接收到电子病历请求后主节点向联盟链中所有节点广播该请求,收到达成共识的节点应答后,向链外的数据库发起检索请求,根据患者电子病历的唯一标识码获得该用户请求的电子病历数据;
区块链节点服务器将当前时段内请求的电子病历数据整理汇总,创建区块并写入区块链;
用户包括患者和医疗单位,在通过身份验证后获得操作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7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改性沥青路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程监理用管道开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