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导航定位的拥堵点拥堵车道精准定位提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5404.3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G08G1/0968;G08G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海荣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导航 定位 拥堵 车道 精准 提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导航定位的拥堵点拥堵车道精准定位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设定定位路段,获取该定位路段车道分布图,并根据车道分布图,设定坐标标定距离,对定位路段所有车道进行坐标标定,得到该定位路段的车道坐标标定图;
S2:在授权车辆安装智能终端,并设定车速采集间隔周期,实时获取该定位路段上授权车辆的行车速度以及对应的行车坐标;
S3:比较所有授权车辆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的行车速度,得到行车减慢车辆集合;根据行车减慢车辆集合所在行车坐标分布情况,得到行车减慢区间;
在步骤S3中进行行车减慢区间划分时,设定判定行车减慢区间车辆密度,根据行车减慢车辆集的行车坐标分布,得到实际行车减慢区间车辆密度;
其中:
x为正整数,由于行车减速属于正常行为,但是大部分车辆在同一路段均进行减速,则有可能前方存在拥堵,则需要通过行车减慢区间车辆的密度,来判断是否是整体减速,而不是单一或者几个车辆的个人行为;
S4:对行车减慢区间以及该行车减慢区间的前后路段进行拥堵监测判定,若存在拥堵区间,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2;
在步骤S4中对行车减慢区间以及该行车减慢区间的前后路段进行拥堵监测判定的具体步骤为:
S41:设定预选拥堵区间的前后拥堵监测距离;根据该设定定位路段的最高行驶速度、最低行驶速度、车道数,设定拥堵判定速度和拥堵判定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将行车减慢区间设定为零拥堵区间;
S42:设定拥堵监测周期,获取行车减慢区间所有授权车辆的车速;
S43:比较该区间内所有授权车辆行车速度与拥堵判定速度大小,得到实际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
S44:比较实际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与拥堵判定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的大小,若实际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大于等于拥堵判定的行车拥堵车辆百分比;则进入步骤S45,否则,将该区间作为拥堵区间,结束判定;
其中,
S45:认定该区间为预选拥堵区间;并扩大拥堵监测区间距离,将预选拥堵区间以及预选拥堵区间的前拥堵监测距离和/或后拥堵监测距离的路段均纳入拥堵监测区间,返回步骤S42;
S5:根据授权车辆在拥堵区间的行车轨迹,得到拥堵区间内授权车辆的行车车道变化情况,从而得到拥堵信息,该拥堵信息至少包括拥堵车道、拥堵点、拥堵点坐标;并将所述拥堵信息反馈给拥堵区间以及即将进入拥堵区间的车辆;
或者判定变道绕行最多的坐标点位拥堵点,并得到拥堵车道;
或者判定行驶速度最慢坐标点位拥堵点,并得到拥堵车道;
自动获取行车数据,智能检测拥堵区间,并且快速定位到拥堵车道,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参与,即可快速的向即将进入该路段的车辆进行提示,驾驶员可以提前变道,减缓拥堵情况,避免拥堵点进行变更车道,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或者判定无授权车辆通过的坐标点为拥堵点,并得到拥堵车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航定位的拥堵点拥堵车道精准定位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路段至少包括路段名称、路段起点和路段终点;
所述车道分布图至少包括车道数以及所述定位路段中车道数变化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航定位的拥堵点拥堵车道精准定位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坐标标定图至少包括标定点、标定点对应所在车道、标定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矩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量子比特逻辑门